湘流落日外,沙迥暮生烟。
杳杳千峰失,霏霏万壑连。
鹊翻知浦树,人语辨江船。
暗里猿声断,愁深搅夜眠。

【注释】

湘:指湘江。流落日外,沙迥暮生烟:指黄昏时湘江两岸,在落日的余晖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湘流落日外,沙迥暮生烟:形容夕阳西下,湘江两岸的景色十分美丽。杳杳:渺茫的样子。千峰:山名。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万壑(hè):山谷、沟壑。鹊翻:即“鹊飞”,鹊鸟飞翔。知浦树:知道水边的树木。人语:人声嘈杂。辨江船:分辨江中的小舟。暗里:暗中。猿声断:猿声被风吹灭的声音。猿声断:形容猿声被风刮得听不见了。搅:搅扰。夜眠:夜间休息。

【译文】

黄昏时分,湘江两岸,在落日的余晖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远处,群山连绵不绝,烟雾缭绕;近旁,细雨纷纷,万壑连天。湘江边,鹊鸟展翅飞翔,人声嘈杂,分辨不清江中小舟。夜色渐浓,猿声渐渐消失,搅扰着人们的夜晚睡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五年(810)春天,从长沙出发赴江陵途中所写。首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湘江晚景图。诗的第二联以视觉感受为主,描绘出一幅幽深迷蒙的湘江暮色图。三联又由听觉角度来刻画湘江的夜景。最后一句写猿声渐消,更衬托出夜深人静,作者辗转难寐的情状,使全诗浑然一体,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