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埋骨处,过客式英风。
北伐生前烈,南枝死后忠。
山河戎马异,涕泪古今同。
凄断封丘草,苍苍落照中。

【注释】

谒 ——拜谒,祭奠。岳鄂王墓 ——指岳飞坟墓。

将军 ——这里指岳飞。埋骨处 ——埋葬的地方,指岳飞的墓地。

过客 ——指路过此地的人。式英风 ——以英雄气概自居(或自许)。式:通“视”,“以为”的意思。

北伐 ——指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至十四年的抗金战争。生前烈 ——指岳飞生前的功勋和战功。

南枝 ——借指南宋王朝。忠:忠心。

山河戎马异 ——指南宋与金朝之间的国境线是大河之北、长江以南,因此用“戎马”来比喻战场。戎马:指战争,这里专指金人入侵中原的战争。

涕泪古今同 ——表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而流泪。古今:古代与近代;古往今来。

凄断 ——形容极度悲怆的样子。封丘 ——县名,在河南省林州市西南。

苍苍 ——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落照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大地上的景色。

【赏析】

《谒岳鄂王墓》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于淳熙十二年(1185)所作,为吊岳武穆祠而作,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之情。全诗通过描写岳墓周围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岳飞的崇敬之情和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首联写诗人来到岳墓凭吊,不禁肃然起敬。“将军埋骨处”,即岳飞墓所在之处,是岳飞英勇抗击外敌、忠心耿耿地报效国家的地方,也是他含冤被害之地,诗人对此自然要肃然起敬。这一句中,“将军”二字,既指岳飞,也兼泛指所有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过客”二字,则点明了这是一次偶然的游访,表明诗人并非有意而来,而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凭吊。这一联是总领全篇的开头两句,它概括了岳墓的地理方位及历史背景,并表现了诗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景仰和怀念之情。

颔联紧承首联,从侧面描绘了岳飞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北伐”句说明岳墓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在北方前线,而岳飞则是在此地出生入死,保卫国家。“南枝”句则是借用典故,意指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没有收复失地。这两联是对岳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描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不满。

颈联转而描写周围环境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山河戎马异”,描绘出一幅战争纷扰、国家动荡的画面。“涕泪古今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凄断”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感到极度悲痛的心情。“封丘草”指的是岳飞的故乡封丘县,而“苍苍落照中”则是描绘出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凄凉。这一句既是对岳墓周围环境的描写,也是表达了诗人对岳飞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岳墓周围的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