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纷天地,征兵到薜萝。
愁来失俯仰,书去畏江河。
痛哭千村暮,横行万骑多。
沧洲狂客在,应悔罢鸣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在吴中被征召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传檄纷天地:传令文书如同天翻地覆般广泛传播。
  2. 征兵到薜萝:动员征召的士兵到达薜萝山(地名)一带。
  3. 愁来失俯仰:忧愁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4. 书去畏江河:书信往来时,担心会遭到敌人的袭击。
  5. 痛哭千村暮:在黄昏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哭声。
  6. 横行万骑多:敌人在战场上肆意横行,骑兵众多。
  7. 沧洲狂客在:指自己的故乡沧洲,也是指自己。
  8. 应悔罢鸣珂:应该后悔放弃鸣珂车,鸣珂车是古代的一种马车,这里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地位。

译文:
传令文书如天翻地覆般广泛传播,动员征召的士兵已经到达薜萝山一带。我因为战事而感到忧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能在家中哭泣。书信往来时,我担心会受到敌人的袭击,因此不敢轻易寄出。我在黄昏时分听到远处传来的哭声,那是战争中人们的哭声。敌人在战场上肆意横行,骑兵数量众多。我在故乡沧洲看到那些沉迷于战乱中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惋惜和自责。我应该后悔放弃鸣珂车,因为我的才华和地位都因此而受到了损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倦。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过去辉煌经历的反思。诗人以传檄纷天地、征兵到薜萝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之中,而是以沧洲狂客自比,表达了对过去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