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闻歌好,沧波进艇迟。
暮云残薜荔,秋水失鸬鹚。
日落中原紫,天高北斗垂。
梅花已零乱,玉笛莫频吹。

【注释】:

白苎(zhǔ):白色的麻布。白苎闻歌好,沧波进艇迟:听到白苎的歌声就感觉很好,而沧波之水却难以进入小艇。沧波:指江河湖海。

残薜荔:残留在岸边的薜荔花。薜荔:一种草本植物,茎叶生有细刺,可编席子。

鸬鹚:水鸟名,善捕鱼。

紫:这里代指中原。

零乱:形容梅花凋谢零落的样子。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乐器,这里泛指笛子。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永州期间。诗人面对荒僻之地,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前途茫然的忧虑,又有对家乡、故乡、亲人的思念,更有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激越。

首联“进艇”二字,总括全篇。“白苎闻歌好,沧波进艇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听到那悠美的歌声,感到十分惬意;而沧浪江面上却迟迟不进小艇。诗人以舟楫为伴,自号“沧浪逋客”。沧浪江是湘江下游一段的别称。“白苎”句,化用了陶潜《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已使他无法安心隐居。“沧波”句,则表明他虽欲乘舟入湘江,却因政治原因受阻,不得顺流而下。

颔联“暮云残薜荔,秋水失鸬鹚”。诗人在暮色苍茫之中眺望,只见残破的薜荔花挂在枝头;秋日里江水清澄见底,但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声音——鸬鹚捕鱼时的叫声。“残”字写出了薜荔花残败凋零的景象;“失”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丧失和失落感。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湘江秋日的美景,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之感。

颈联“日落中原紫,天高北斗垂”。诗人站在江边,遥望着夕阳西下,天空渐渐暗淡。此时正值秋末,中原大地一片萧瑟。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禁想起了当年南渡时的情景。同时,他也深感自己身在异乡,心系故土。

尾联“梅花零乱,玉笛莫频吹”。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怀。虽然已经看到了家乡的梅花凋零零乱的景象,但他还不想回到故地。因为他知道回去后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因此,他告诫自己不要再频繁地吹奏玉笛了。这里的“零乱”一词既指梅花凋零零乱的景象,又隐喻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更体现了他在艰难困境中仍然坚守信念、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