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春云色,相逢上翠微。
枌榆向人发,鸿雁背天飞。
列骑松为盖,群峰雾作衣。
岁华空浩荡,难问故山薇。
【注释】
处处:到处。
上翠微:登上翠微山之巅。
枌榆:指树木的果实,俗称“榆钱”。
鸿雁背天飞:大雁南飞。
列骑松为盖:马儿披着松枝当伞。
群峰雾作衣:群山被云雾装点如衣服。
岁华空浩荡:岁末时光显得空空荡荡。
故山薇:故乡山上的野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登翠微山时所作。全诗四句,写景抒情,意境高远,富有生活气息,语言清新自然。
首句“处处春云色”,“处处”二字写出了作者所到之处到处是春天的景色。“处处”与次句中的“相逢”相呼应,表明诗人是在四处游历,一路观赏着沿途的美景。“处处”一词既表达了他游览的范围之大,也暗示出他的心情之舒畅,因为能到处看到春意盎然,心情自然愉悦。
次句“相逢上翠微”,“相逢”二字表现出诗人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上翠微”则表明诗人已经登上了翠微山之巅,这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
第三句“枌榆向人发”,“枌榆”指的是树的果实,也就是“榆钱”,在这里诗人以物喻人,用“向人发”来表现这些树木的生长状态,同时这也暗指了诗人此时正值壮年时期。
第四句“鸿雁背天飞”,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鸿雁比作天空之上的大雁,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惆怅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因为鸿雁常常被视为迁徙的象征,而这里却将其比作背天的鸿雁,更加突出了其远离家乡、孤身一人的悲凉之感。
后两句“列骑松为盖,群峰雾作衣”。“列骑松为盖”是指马匹们披着松枝当伞,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雅兴所在。“群峰雾作衣”则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形容山峰被云雾装扮成一件华丽的长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观之美。
最后一句“岁华空浩荡,难问故山薇。”这里的“岁华”可以理解为岁月流逝的时光,而“难问故山薇”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难以忘却故乡山中的野菜——故山薇,这种独特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诗意和韵味。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水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惆怅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传神,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