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传塞上又征兵,使者飞书入汉京。
边马不归青海戌,朔云常断玉关缨。
七陵松柏今开府,三辅河山夜勒营。
自是群公能策虏,即看赤羽莫深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春兴八首》中的一首。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并加上注释:
诗句:
- 遥传塞上又征兵,使者飞书入汉京。
- 边马不归青海戌,朔云常断玉关缨。
- 七陵松柏今开府,三辅河山夜勒营。
- 自是群公能策虏,即看赤羽莫深惊。
译文与注释:
- 远方传来的消息说,又从塞上征召了士兵,快马送来军情文书进入京城。
- “遥传”:远距离传递消息。
- “征兵”:召集军队。
- “使者飞书”:信使快速传递书信。
- “入汉京”:到达汉朝的首都长安。
- 边疆的战马没有回到昆仑山的戍所,北方的寒风常常吹断玉门关的旌旗。
- “边马”:边疆的士兵骑的马。
- “青海戌”:古代对西域的称呼,昆仑山以西的地区。
- “朔云常断”:北方的寒风经常吹断。
- “玉关缨”:玉门关的旗帜。
- 现在皇帝在七陵(帝王墓地)设立府署,在长安附近的三辅(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郡,统称三辅)地区夜间设置军营。
- “七陵”:指的是帝王墓地,如秦始皇帝陵。
- “开府”:建立府署,指官府办公地点的设置。
- “三辅河山”:指的是三辅地区,即今陕西一带。
- “勒营”:夜间在营垒前点兵,指夜间设营。
- 因为各位大臣都能智谋敌国,所以敌人看到我们的军队,就不会再惊慌。
- “策虏”:用计谋对付敌人。
- “赤羽”:代指敌军。
- “莫深惊”:不会再感到害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患及军事征召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边疆景象和军事行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以及对战事进展的乐观态度。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爱国情怀和对战乱时期军人生活感慨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