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五子送将归,十二峰头拾紫薇。
别后何人鹦鹉笔,书来念我薜萝衣。
邗沟明月行将问,鸿鹄天风高自飞。
南北岐途两无赖,江门烽火照渔矶。

【诗句释义】

  1. 中原五子送将归:中原五子,指东汉末年著名的五位名士。他们因为反对董卓专权,被流放到边远地方,所以被称为“五子”。
  2. 十二峰头拾紫薇:十二峰头,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山上有紫薇花。
  3. 别后何人鹦鹉笔:鹦鹉笔,用鸟羽制成的毛笔,这里比喻书信。
  4. 书来念我薜萝衣:薜萝衣,一种用薜荔、萝藤等植物的叶子制成的衣物,这里用来比喻书信。
  5. 邗沟明月行将问:邗沟,古代一条运河的名称,这里借指远方的友人。
  6. 鸿鹄天风高自飞:鸿鹄,大雁的一种,这里比喻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7. 南北岐途两无赖:岐途,岔路口的意思。这里形容自己处在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无法做出选择。
  8. 江门烽火照渔矶:江门,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渔矶,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
    【译文】
    中原五子的离别让我感到伤感,他们在十二座山峰上采摘紫薇花。离别之后,谁还会像他们一样用羽毛制成的毛笔为我写信呢?每次收到他们的信,我总是想念着那件用薜荔和罗藤制作的衣衫。
    邗沟边上的明月照耀着我即将踏上的征程,而我却要独自面对茫茫的人生道路。就像大雁一样,我希望能飞得更高更远,但却没有方向。我在南北之间徘徊,无法做出选择,只能在江门看到烽火映照下的渔矶。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送别好友时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首句“中原五子送将归”,中原五子是指东汉末年的五位名士,他们都因反对董卓专权而被流放,因此被称为“五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次句“十二峰头拾紫薇”,十二峰头是指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山上有紫薇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的某个时刻,能够再次相聚在那座山上,一起欣赏美丽的紫薇花。
    第三句“别后何人鹦鹉笔”,鹦鹉笔是用鸟羽制成的毛笔,这里比喻书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收到他的来信,感受到他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书来念我薜萝衣”,薛萝衣是用薜荔和罗藤制作的衣衫,这里用来比喻书信。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收到他的信,感受到他的生活状态。
    第五句“邗沟明月行将问”,邗沟是一条古老的运河,这里借指远方的友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再次相聚在那条运河边,一起欣赏明月。
    第六句“鸿鹄天风高自飞”,鸿鹄是一种大雁,这里比喻自己的抱负和志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再次相聚在大雁飞翔的天空中,共同追求自己的目标。
    第七句“南北岐途两无赖”,南北岐途是指两条不同的路线或方向,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处在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无法做出选择。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再次相聚在那条路上,一起面对人生的抉择。
    第八句“江门烽火照渔矶”,江门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渔矶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希望在朋友离开后,能够再次相聚在那个小岛上,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