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犹自出天根。
奇峰断石频停马,绝壁枯枝乱挂猿。
桂树千秋怀旧国,浮云何处望中原。
蓬莱东去未为远,吾欲簌风叩日门。

雪后的景山,树木繁茂,落木声声。霞光透过天边,仿佛从天根处洒落,照亮了大地。

译文:
雪花覆盖的山峰上,林木葱郁,落木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在歌唱。而当阳光穿透云层,露出天边时,它似乎从天际的边缘洒下,给这片大地带来了光明与温暖。

注释:

  1. 雪后:指降雪之后的景色或景象。
  2. 登山:指攀登山峰。
  3. 落木繁:指树木被雪覆盖,显得繁密。
  4. 朱霞:赤红色的晚霞(朝霞)。
  5. 犹自:仍然。
  6. 天根:天空的边际,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来源。
  7. 奇峰断石:奇特山峰上的断石。
  8. 频:频繁地。
  9. 绝壁:高耸陡峭的山壁。
  10. 枯枝:干枯的树枝。
  11. 桂树:桂花树,常用于比喻怀念故国、表达对故土的眷恋。
  12. 浮云:飘动的云朵。
  13. 何处望中原:哪里能够看到中原呢?中原通常指代一个国家的中心区域或者首都。
  14.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可能用以象征理想中的国家或美好的地方。
  15. 未为远:还不算遥远。
  16. 吾欲簌风叩日门:我打算借助秋风之力去敲击太阳的门扉。簌风扣日门可能象征着作者想要通过某种方式与外界交流、沟通,或者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追求理想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霁、自然景观壮丽的景象。作者通过丰富的色彩描写和动态的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蕴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壮美的风景描述,也有深挚的情感抒发,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而统一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