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去片帆轻,江上浮云日夜征。
回首帝乡春色远,万家杨柳为谁生。

【注释】

  1. 席上:指席间的宴饮。留别高伯宗:在席间分别与高伯宗辞别。伯宗,人名,这里泛指朋友。四首:四首诗,这是其中一首。分韵:按韵律来分配诗句,使押韵整齐和谐。
  2. 江上浮云:指长江上游的浮云,即“浮云蔽日”。
  3. 帝乡: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京城长安。
  4. 万家杨柳为谁生:意思是说,成千上万的人家都长出了杨柳树,它们又是为了谁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席上分别时所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首句“大江南去片帆轻”,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江面上飘荡着的一片轻帆,显得十分轻盈。这一句看似寻常,实则蕴含深意。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诗人笔下的胜地。在这里,李白用“大江南去”四个字,既概括了江南的美丽景色,又暗含了离别之意。而“片帆轻”三字,则进一步衬托出江面的宁静和船只的轻盈,为下文的离别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
    “江上浮云日夜征”。“征”,这里指的是江上的行船。李白将江上的浮云比作行船,似乎在告诉读者,江上的行船就像那漂浮不定的浮云,日夜不停地向远方驶去。这种比喻手法,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它使得整首诗的意境变得更加深远,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回首帝乡春色远”一句,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这里的“回首”,既是对过去的回忆,又是对现实的感慨。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帝乡长安,那里的春天景色是多么美丽啊!然而如今,自己却要离开这里,回到遥远的故乡去了。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同时,也使得整个诗的情感层次变得更加丰富。
    “万家杨柳为谁生”一句,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这句诗中,“万家杨柳为谁生”是一个疑问句,它直击人心。杨柳,是春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心中的寄托。然而在这个春天里,杨柳却无人欣赏,无人爱护,这究竟是为了谁呢?这个问题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这也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明确,那就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浮云、帝乡春色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杨柳生长原因的疑问,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因此,可以说,这首诗是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