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李白游江海,西爱匡庐东九华。九十九峰江上青,五老香炉飞紫霞。
今君家在九华住,时与仙人数落花。一日拂袖起为吏,复得庐山对官衙。
人生出处贵遆意,区区冠盖何足夸。唯得名山共朝暮,翠屏锦障天之涯。
豫章之牍纷如麻,君其理之勿怨嗟。只今海中之寇数百万,日日江门喧鼓笳。
西望豫章仅千里,一朝可以飞浮槎。紫薇群贵芙蓉夕,君其豫言勿复惜,九华匡庐动颜色。
【注释】
送施子之豫章:施子,指施士元。施士元家在江西九华山,故称施子。豫章:今江西南昌市。
李白游江海:李白的诗中常提及江海,如《上阳台帖》中有“大江东去”,此处借李白自喻。
匡庐: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香炉:即紫阳洞。
九十九峰:形容庐山山峰之多。
五老:指庐山东南的香炉峰,为五座并列之山,状如老人,故名。
紫霞:紫色的云霞,常用以形容山峰之美丽。
家:住所。
数落花:指饮酒作诗。
拂袖起为吏:拂袖而起,意气用事,做官。
复得庐山对官衙:指施士元的住所就在庐山下,与官府相对。
出处:进退出处,指仕宦升迁或隐退。
遆(jué)意:不计较得失。
冠盖:古代高官的仪仗。
翠屏锦障:形容山色之美。
牍:公文。
纷如麻:多得像麻绳一样。
理:处理,整理。
海中之寇:泛指盗贼。寇,通“措”。
飞浮槎:传说乘槎可飞渡天河,此指乘船过海。
紫薇群贵芙蓉夕:紫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芙蓉夕,指傍晚时分。
君其豫言勿复惜:你的话要谨慎对待,不要轻忽。
九华匡庐动颜色:指施士元因诗而名扬四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仕宦生涯的态度和看法。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联写送别的情景。施士元家的住址在九华山,诗人便以江海喻指施土元,表示对他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颔联写施士元的性格特点。他喜欢饮酒作诗,不计较得失,因此,他的住所就在庐山下,与官府相对。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人物形象,又烘托出环境气氛。
颈联写施士元的仕途经历。他从西到东,先后做过多个官职,如今又回到了庐山下。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施士元的经历,又暗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尾联写诗人的赠言。他认为施士元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轻易地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同时,他也鼓励施士元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就。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个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