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溯频无路,滩门雨不开。
谁从千仞壁,飞下一舟来。
天逐青峰转,人随白鸟回。
数声渔父笛,忽起望夫台。

《过清远诸滩》

注释:

  1. 沿溯(suí):沿着溪流上行,顺水而下。2. 滩门:指险峻的峡谷。3. 谁从千仞壁(rén cóng qīn rèn bì):谁从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上。4. 天逐青峰转(tài zhú qīng fēng zhuǎn):天空随着山峰的变化而变换。5. 白鸟(bái niǎo):白鹭,这里泛指鸟儿。6. 渔父笛(yú fù dí):渔夫吹奏的笛子。7. 望夫台(wàng fū tái):传说中一个女子在河边望夫归来时投江自尽的山崖,后人在此建了一座石塔。8.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清远诸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首联“沿溯频无路,滩门雨不开”,描绘了清远诸滩地势险要、水流湍急的景象。诗人沿着溪流上行,顺水而下,但却始终找不到一条通往岸边的道路。此时正值雨季,滩门上的雨幕密布,仿佛一道屏障阻隔了人们的视线。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清远诸滩地势险峻、水流湍急的自然景观,为后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颔联“谁从千仞壁,飞下一舟来”,诗人转而描述了清远诸滩中的一处险峻之处——千仞壁。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千仞壁比作一位勇敢的探险家,他驾着一叶扁舟从高处飞身而下,与瀑布相依为命。这一画面充满了动感与力量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颈联“天逐青峰转,人随白鸟回”,进一步描绘了清远诸滩中的美景。诗人仰望天空,只见青峰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变幻莫测;低头望去,一群白鹭翩翩起舞,宛如仙子一般。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将清远诸滩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陶醉其中。
    尾联“数声渔父笛,忽起望夫台”则带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慨。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渔父笛声,不禁想起了那著名的望夫石刻。原来,那位女子曾在此地望夫归来,最终投江自尽。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如梦。
    整首诗以清远诸滩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使诗歌更加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