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流争一壑,风傍水门多。
石势随云落,滩声杂雨过。
只须秋月好,终奈暮猿何。
不寐同渔父,洲边弄芰荷。
【注】《舟上连州》:作者在岭南,有感于连州山水之胜,遂作此诗。
乱流争一壑:乱流争抢着流向一条峡谷。壑(hè):山谷,沟壑。
风傍水门多:风从水门前吹过。傍:贴近。
石势随云落:山石随着云雾的流动而下落。势:形势,趋势,这里指山势。
滩声杂雨过:滩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滩:江边或河岸边。
只须秋月好,终奈暮猿何:只要秋夜月亮明亮,那些山间猿猴又奈我何?只须:只要。奈:奈何,怎么对付。猿猴:一种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
赏析:
首句“乱流争一壑”,是说江水的流速很快,把峡谷里的泥沙都卷起,形成了漩涡。第二句“风傍水门多”,描绘出一幅江面上风浪滔天的景象,仿佛风也不愿离开水门,而是紧紧贴着水面前行,这既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又暗喻诗人的仕途遭遇。第三句“石势随云落”,写山石随着江水东流,逐渐沉入江底。第四句“滩声杂雨过”,是说山间溪水的奔腾声和雨点撞击岩石的声音混杂在一起。“秋”字点明了季节,秋天的夜晚,月亮更加明亮,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第五句“只须秋月好”,意思是只要秋夜的月光明亮就不怕了。第六句“终奈暮猿何”,意思是尽管秋风劲厉,但我还是可以安然地渡过这漫长的岁月。末句“不寐同渔父”表明自己虽身处官场,但心已飞向大自然。“洲边弄芰荷”,意思是我在江边的洲岛上闲适自得地玩弄着荷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