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偃黄花岭,笳沉白草沟。
武安勤飨士,太尉暇登楼。
霸气沙陀早,军声阴馆秋。
无须黄老术,儒将自风流。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表达了对赵侯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 旗偃黄花岭:
- 旗帜倒下于黄花岭:形容战场的残酷,旗帜被风吹倒,象征着战争的惨烈。
- 黄花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历史事件的象征。
- 笳沉白草沟:
- 笳声在白草沟中消失:暗示了战鼓的停止,可能是战事结束的信号。
- 白草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武安勤飨士:
- 在武安地区慰劳士卒:表明赵侯对士兵的关怀和尊重。
- 武安: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 太尉暇登楼:
- 太尉闲暇时登上高楼:显示赵侯的地位和威严。
- 太尉:古代官职名称,地位显赫。
- 霸气沙陀早:
- 展现沙陀的强盛和霸气:沙陀是唐代的一个民族,此处可能指代赵侯的军事力量。
- 军声阴馆秋:
- 军营中传出秋天的声音:暗示战事的紧张和士兵们的辛勤。
- 阴馆: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方或机构。
- 无须黄老术:
- 无需依赖黄老学说:黄老学说是道家的一种思想,这里可能指的是赵侯不需要依赖这种理论来治理国家。
- 儒家自风流:表明赵侯的治军风格符合儒家思想,即注重道德修养和文治武功的结合。
译文:
旌旗倒下于黄花岭,笳声沉入白草沟。
在武安地区慰问士兵,闲暇时登上高楼。
展现沙陀的霸气,军中传出秋天的声音。
无需依赖黄老学说,儒将自有风度。
此诗通过对赵侯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赵侯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