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遗孤在,弥令寡妇悲。
慈乌啼欲绝,孝竹槁多时。
康乐诗频献,离骚学不迟。
灵床尽一恸,泉下可能知。
【注释】
- 哭从弟孚士:为哀悼同族的堂兄弟而哭泣。
- 未有遗孤在:指堂兄弟没有留下幼小的孩子,即无子嗣。
- 弥令寡妇悲:使寡妇更加感到悲伤。
- 慈乌啼欲绝:乌鸦的啼声叫得声音微弱,快要断气了。
- 孝竹槁多时:竹子已干枯了很长时间,这里用“孝竹”指宗庙里的神主牌,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 康乐诗频献:指多次向死者进献诗文。
- 离骚学不迟:指学习屈原的《离骚》并不晚。
- 灵床尽一恸:在死者的灵床上放声痛哭。
- 泉下可能知:指死者的灵魂能够知道这一切。
【赏析】
这首悼亡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唐诗别裁集》中评曰:“此篇纯写妇人意,然亦可见唐世风俗。”
首联“未有遗孤在,弥令寡妇悲”,意思是堂兄弟还没有留下孤儿,寡妇们却更加伤心。这是说堂兄弟虽然已经去世,但寡妇们仍然为他担忧和悲伤,因为她们担心他无法抚养自己的子女。
颔联“慈乌啼欲绝,孝竹槁多时”,意思是乌鸦的啼叫声叫得声音微弱,竹子已经干枯了很长时间。这是说乌鸦的啼叫声音已经非常微弱,而竹子也已经干枯了很久。这两句诗通过描写乌鸦和竹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
颈联“康乐诗频献,离骚学不迟”,意思是多次向死者进献诗文,学习屈原的《离骚》并不算晚。这是说作者多次向死者进献诗文,并且还在努力学习屈原的《离骚》。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文学的追求之心。
尾联“灵床尽一恸,泉下可能知”,意思是在死者的灵床上痛哭一场,死者的灵魂可能能够知道。这是说作者在死者的灵床上痛哭一场,并且希望死者的灵魂能够知道他的悲痛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死者灵魂的尊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