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妾能调管,贤妻喜读书。
花沾红袖湿,月映碧窗虚。
食尽思干谒,身危屡卜居。
缠绵殊未已,小别亦愁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包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主旨、形象特点、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本题要求学生赏析诗句内容。

首二句,以“弄雏”写少妾调弄雏鸟的活泼可爱。“能”,有“能够”、“善于”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表能力;“调”是“调教”的意思,指教养;“弄雏轩”,典出《晋书•谢安传》,东晋时著名将领谢安隐居会稽山阴,喜欢养鸟,建有“北窗高斋”“东山小筑”“五柳宅”等。谢安常于其中“携琴载鹤”,与友人游宴,吟诗作赋,“弄雏”。后因指书房为弄雏轩。诗人用典,表明自己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三四句写贤妻读书的情景。这两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写了夫人读书时的情态。“沾”是沾湿之意,形容花沾水珠而湿漉漉的样子;“映”是照映之意,形容月色映入室内,使窗户显得空明幽静。两句中“沾”“映”字用得精当,将花沾露珠而湿透的娇艳之态,以及月光映照在碧绿窗纸上形成的美丽图案写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五六句,描绘诗人因生活贫困而不得不四处奔波谋生的情形。“食尽”即食物吃完了。“干谒”,古时指向官吏行卷求见或拜谒,以求官职。这句意思是:吃尽了干粮还要去拜谒权贵,说明生活窘迫。“身危”即身体虚弱,处境危险。《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困于魏。”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艰难。“屡卜居”,多次占卜居住的地方。古人迷信,认为居住的环境吉凶与占卜的结果有关,因而往往通过占卜来确定自己的居住之所。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流落异乡、四处漂泊的凄苦生活。

七八句,写诗人思念妻子、担心离别的情景。“缠”是缠绕、牵挂之意,这里指缠绵难舍;“殊未已”即尚未结束之意;“小别”,短暂的别离。这两句说:这种缠绵的感情并未结束,这次短暂的离别也使人感到愁苦不堪。诗人运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无形的感情化为可触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亦”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最后两句,写自己思念妻子的心情。这是全诗最末一句。从“食尽思干谒”“身危屡卜居”可以看出诗人的境遇是相当艰难的。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念念不忘他的妻子。“缠绵”一词既写出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又流露出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无限感慨。

【答案】

壬子春日弄雏轩作

少妾能调管,贤妻喜读书。

花沾红袖湿,月映碧窗虚。

食尽思干谒,身危屡卜居。

缠绵殊未已,小别亦愁予。

译文:

我的妻妾们擅长歌舞,妻子喜好读书。

花儿沾着她们的衣袖,变得湿润了,月亮映照着碧绿色的窗户,显得有些空洞了。

我吃了饭还想着去拜见贵人,因为生活困难,多次更换住所。

夫妻之间感情深厚难以割舍,即使只有短暂的分别也会让我心烦意乱。

赏析:《壬子春日弄雏轩作》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作。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的诗篇,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病起书怀》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