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因滨海湿,人以著书贫。
况复多风雨,弥令叹苦辛。
半生游侠误,一代逸民真。
菽水劳妻子,窗间刺绣频。

舂山草堂感怀

地因滨海湿,人以著书贫。

况复多风雨,弥令叹苦辛。

半生游侠误,一代逸民真。

菽水劳妻子,窗间刺绣频。

注释:

  1. 地因滨海湿:由于地处沿海地区,土地湿润。
  2. 人以著书贫:以著书为业而生活贫困。
  3. 况复多风雨:更何况这里经常刮风下雨。
  4. 弥令叹苦辛:因此更加感叹生活的艰难困苦。
  5. 半生游侠误:一生都在追求游侠的生活,但最终感到后悔。
  6. 一代逸民真:成为一位真正的隐士和逸民。
  7. 菽水劳妻子:用豆子煮的水来养活家人,辛苦劳累。
  8. 窗间刺绣频:在家中频繁地绣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山草堂所创作的一首感怀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艰辛和理想追求的感慨之情。以下是逐句的赏析:
    第一句“地因滨海湿”,诗人通过描述地理环境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生活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滨海地区常常受到潮湿气候的影响,这使得土地变得湿润,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二句“人以著书贫”,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因著书而生活贫困的场景。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读书人的生活困境,也体现了诗人个人对于学问和知识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况复多风雨”,诗人通过“况复”一词,强调了除了地理环境的不利因素外,还常常遭受到狂风暴雨的侵袭,这无疑加剧了生活的难度。
    第四句“弥令叹苦辛”,诗人用“弥令”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即这些困难和挑战使得他更加感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困难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五句“半生游侠误”,诗人通过“半生”一词,暗示了自己曾经沉迷于追求游侠生活,但最终却感到后悔和遗憾。这反映了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变化。
    第六句“一代逸民真”,诗人用“一代”一词,将自己与历史上的隐士相提并论,认为自己终于成为了一位真正的隐士和逸民。这既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肯定和认同,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第七句“菽水劳妻子”,诗人通过“菽水”一词,描述了自己为了生计,必须辛勤劳作以养家糊口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反映出了他对于家庭幸福的珍视和追求。
    最后一句“窗间刺绣频”,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闲暇之余,仍然不忘家中妻子儿女,为他们绣制衣物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庭亲情的关爱和呵护。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也反映了他对于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呵护。同时,诗中的关键词“地因”、“人以”、“况复”、“弥令”、“半生”、“一代”、“菽水”、“窗间刺绣”等都富含深意,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使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