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漭五湖口,荷花远接天。
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
名峰七十二,争向镜中妍。
【注释】
五湖:指太湖。漭漭(mǎng mǎng):水波浩瀚的样子。巴陵:指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林屋: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通:相通。楼阁:指楼台亭阁。翠边:青翠的岸边。名峰七十二:指著名的山峰有七十二座。镜中妍:像镜子里一样明艳。
【赏析】
此为咏吴地胜景而作。诗人以豪迈之笔触,将吴地风光写得如在眼前,如闻其声,令人心旷神怡。
开头两句写洞庭湖口景色。“木渎”,即苏州,是太湖入长江的门户,水势浩渺。“漭漭”二字,极言湖水之大,波涛汹涌。接天,形容荷花盛开时与蓝天相接的景象。“荷花远接天”,既突出了洞庭湖上荷花之多,又写出了湖面开阔、天水相连的壮丽景色。
“巴陵通地道,林屋隐人烟。”巴陵,指巴陵县,位于洞庭湖东岸;林屋山,在湘阴县西南,因山高林密而得名。两句写巴陵县和林屋山的秀美。“林屋”,指山林之中的房屋,也代指林屋山。“通”,即通达,指道路畅通。“隐人烟”,形容山林幽深,人迹罕至。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巴陵县的通达大道以及林屋山幽深的山林,衬托出洞庭湖的辽阔和美丽。
“楼阁波涛里,帆樯空翠边。”这两句写洞庭湖的宏伟景象。“楼阁”指楼台亭阁,“波涛”指湖水荡漾的水波。“帆樯”指船上的帆和船桅。“空翠边”指青翠的岸边。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楼台亭阁、波浪起伏、船只行驶和岸边青翠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写洞庭湖中的名胜古迹。“名峰七十二”是指洞庭湖中有许多著名的山峰,其中最高的有72座。“争向镜中妍”是说这些山峰都争奇斗艳,如同一面镜子里的美女一样美丽动人。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洞庭湖中的名峰和它们争奇斗艳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洞庭湖的美丽风光。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