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雪霏霏,孤舟上翠微。
帆随南岳转,雁背碧湘飞。
知己惟长剑,还家复短衣。
猿声如送客,薄暮更依依。
人日雪霏霏,孤舟上翠微。
注释1:人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七,即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
注释2:霏霏形容雪花飘洒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
注释3:翠微指山的青翠部分,这里用来描绘天空的颜色,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人日节期间,沿着衡阳道路行驶的场景。首句通过描绘雪花和孤舟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寒冷的氛围。次句则转向自然景观,描绘了船只在碧绿色的山影中行驶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第三句通过描述南岳和雁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描绘。最后两句则转向人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知己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家的思念之情。
{《人日衡阳道中》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一幅人日时节的衡阳道中景色,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 诗句解释:
- 人日雪霏霏:描述了人日这一天,雪花纷纷扬扬的情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孤舟上翠微:形容诗人孤独地乘坐一叶扁舟,在青山翠微之间穿行。
- 帆随南岳转:帆随着南岳的山势而移动,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动态美。
- 雁背碧湘飞:大雁在空中飞翔,形成了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象征着自由与远方。
- 知己惟长剑:表示诗人只有随身携带的长剑可以作为知己,表达了他孤独的人生态度。
- 还家复短衣:诗人归家时,脱下了长袍,换上了轻便的衣物,反映了他对家的思念。
- 猿声如送客,薄暮更依依:猿声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哀婉,仿佛在为诗人送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
- 译文:
- 人日雪霏霏:人日这天,雪花纷飞,如同一片白色的世界。
- 孤舟上翠微:诗人独自一人乘坐着小船,在青绿色的山色中前行。
- 帆随南岳转:船帆随着南岳的山峰旋转,描绘了山间的风景。
- 雁背碧湘飞:大雁在空中飞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知己惟长剑:诗人只有随身携带的长剑可以作为知己,表达了他孤独的人生态度。
- 还家复短衣:诗人归家时,脱下了长袍,换上了轻便的衣物,反映了他对家的思念。
- 猿声如送客,薄暮更依依:猿声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哀婉,仿佛在为诗人送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
- 赏析: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性。
- 语言简练:屈大均的诗歌语言简练有力,善于用词造句,使得整首诗既有美感又富有力量。
- 文化内涵丰富:诗中的“人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得整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动人。
《人日衡阳道中》不仅展示了屈大均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及其深远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