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有秋菊,多赠九华枝。
最劲先朝本,纯黄后土姿。
香含霜气早,暖入露光迟。
我学三闾者,餐英亦自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下面我将逐句为您解读:

第一句:家园采菊

  • 注释:描述诗人在家乡采菊花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通过亲自参与采摘菊花,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第二句:陶公有秋菊,多赠九华枝

  • 注释:陶公即陶渊明,这里指的是诗人。秋天的菊花被赠送给陶渊明,而陶渊明又将这些菊花送给九华山的枝干。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菊花的喜爱。菊花因其耐寒、傲霜的品质而被广泛种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植物之一。

第三句:最劲先朝本,纯黄后土姿

  • 注释:这里的“最劲”形容菊花的花朵非常坚强有力,而“纯黄”则形容菊花的颜色纯正、明亮。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菊花独特的美丽。菊花的颜色多样,但最常见的是黄色,因此被称为“后土姿”。

第四句:香含霜气早,暖入露光迟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菊花散发出香气的情况。霜气早意味着菊花在早晨就已经散发出香气,而暖入露光迟则说明菊花在阳光下逐渐变得温暖。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菊花在不同时间散发出不同香气的描绘,表现了菊花的特性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第五句:我学三闾者,餐英亦自怡

  • 注释:三闾是指屈原,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餐英指的是品尝菊花。
  • 赏析:最后一句表明诗人通过学习屈原的高尚品质,也学会了享受菊花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诗人以“亦自怡”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菊花的独特审美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