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茎拳菜好,出土正春雷。
采采乘芽嫩,迟迟恐叶开。
鲜同露葵煮,香上玉盘来。
绝与僧厨似,清斋更竹胎。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它给人带来的感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蕨茎茎拳菜好” - 这句话描绘了蕨茎的形态,”拳”是形容其形状紧凑,而”菜”则表明它是可供食用的植物。
- “出土正春雷” - 这里使用”春雷”来比喻蕨的发芽过程,春天的雷声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 “采采乘芽嫩” - “采采”意味着采摘,”乘”是指利用或抓住时机。这里的”芽嫩”指的是蕨的嫩芽,采摘是为了食用或者欣赏其新鲜。
- “迟迟恐叶开” - “迟迟”表示时间上的拖延,可能是因为担心过早开放会失去最佳口感。这里的”恐”表达了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一种控制欲,希望它不要过度展开。
- “鲜同露葵煮” - “露葵”是一种蔬菜,与蕨菜并列,暗示这两种都是新鲜的蔬菜。”煮”可能指烹饪方式,可能是将它们作为食材进行烹饪。
- “香上玉盘来” - “香上玉盘来”形象地描述了菜肴的香气被形容为像珍贵的玉一般,强调了其美味的程度。”玉盘”通常用来盛放美食,此处用以比喻食物的精美。
- “绝与僧厨似” - “绝”在这里可能有独特或非凡的含义,”僧厨”可能指的是僧侣们的饮食场所。这句话可能在说蕨菜的味道独特,与僧侣们的厨房相似,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 “清斋更竹胎” - “清斋”可能指的是简朴无华的食物,而”竹胎”则形容食物的质地如同竹子的内部一样柔软而有弹性。这句话可能在说这种食物既清新又具有竹的特质,给人以健康的印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蕨菜生长过程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生活情趣。作者通过对蕨菜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以及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此外,通过比较蕨菜的味道与僧侣们的饮食,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