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在何处,一半出斜曛。
与水寒相射,和烟白自分。
萤流七月火,鱼食一天云。
心忆乘鸾女,箫声不可闻。
《望月》
秋光在何处,一半出斜曛。
与水寒相射,和烟白自分。
萤流七月火,鱼食一天云。
心忆乘鸾女,箫声不可闻。
注释:
- 秋光在何处:秋光的所在之处在哪里?
- 一半出斜曛:一半的秋光从斜阳中出来。
- 与水寒相射:与冷冽的水面相互映照。
- 和烟白自分:与白色的烟雾自然分开。
- 萤流七月火:萤火虫在七月燃烧。
- 鱼食一天云:鱼儿吞食着天上的云彩。
- 心忆乘鸾女:心里思念着像鸾鸟一样美丽的女子。
- 箫声不可闻:听到的箫音无法传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仰望天空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首两句“秋光在何处,一半出斜曛”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光影变化的观察和想象。他发现秋光照在斜晖之中,一半被照亮,一半则笼罩在暗影之中,形成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与水寒相射”,进一步描绘了秋日景象。诗人将秋光比作寒冷的水花,与水面相撞击,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写萤火虫、鱼儿等生物的行为,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这些生物虽然渺小,但它们的存在却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心忆乘鸾女,箫声不可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他想象着那些如鸾鸟般美丽动人的女子,以及她们吹奏的箫声,虽然听起来遥远而不可触及,但却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