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南海客,啸咏越台阴。
诗笔珊瑚树,书堂翡翠林。
风流多绘事,幽独少知音。
遗我边鸾扇,珠毛设色深。

【解析】

此诗首句点出画扇,二至五句写赠画之由来与画中内容,六句写画中人物。全诗以咏赠画扇为题,抒发了赠者对知音的渴望、对知己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译文:

你是个南海的客人,在越台的北面吟咏歌唱。

我写的诗如同珊瑚一样美丽,书房里布满翡翠一样的书卷。

你风流倜傥多才多艺,我孤独幽静少有知音相伴。

我把边鸾画送给你,画上用珠毛笔设色,十分深重。

注释:

南海:指今广东广州地区。

啸咏(xiàoyòng):吹奏箫声,吟咏诗词。

越台:古时越人筑起的高台或土丘,这里泛指越地。

珊瑚树:指珊瑚树般的诗句。

书堂:书房。

翡翠林:指像翡翠一样美丽的书卷。

边鸾:东晋画家曹不兴弟子名,善绘画。

珠毛笔:即毛笔,此处代指画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画扇作为赠礼,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

诗的前半部分写赠画之意,后半部分则描写画的内容。前半部分,“君为南海客”,“南海”是古代一个地理区域,泛指南方,诗人借以表示赠画者的籍贯;“啸咏”“越台阴”,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表明赠画者身处南方之地,并且是一位热爱自然、善于吟咏的人。“诗笔珊瑚树,书堂翡翠林”,诗人将诗比作珊瑚树,将书房的书卷比作翡翠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赠画者的深情厚谊。后半部分,诗人描绘赠画中的画中景,“风流多绘事”,“幽独少知音”,诗人通过对画中人物的赞美,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遗我边鸾扇,珠毛设色深”,诗人将画中的人物比喻成自己的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

这首诗是一幅绝妙的肖像画,它不仅刻画了画中人的外在形态,更刻画了画中人的神韵气质,使这位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诗人巧妙地将赠画者、画中人和知音者融为一体,使这幅画成为一首抒情的绝妙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