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烟波上,芭蕉满海天。
人家龙眼国,生计荔枝田。
日出莺花里,云生鸡犬边。
捕鱼乘水节,一一放罛船。
诗句注释与赏析:
- “蕉利村春望”
- “蕉利村”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村落或地点。在这里,它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的别称。
- “春望”表明这是一个春天的场景,诗人在观望着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活。
- 关键词:“蕉利”,“春望”,展现了一种平静而美好的乡村氛围。
- “望望烟波上,芭蕉满海天。”
- “烟波”描绘了水天一色、朦胧如烟的景象。
- “芭蕉”是一种热带植物,常用来象征生机勃勃或多雨的环境。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站在海边远望的情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关键词:“烟波”,“芭蕉”,“海天”,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人家龙眼国,生计荔枝田。”
- “龙眼国”指代以种植龙眼树著称的地方,这反映了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
- “生计”意味着生活的方式或经济来源。
- 这句话强调了当地的农业特色及其对居民生计的重要性。
- 关键词:“人家”,“龙眼”,“生计”,“荔枝”,突出了当地特色和文化。
- “日出莺花里,云生鸡犬边。”
- “莺花”通常指春天花开,莺鸟在花间啼鸣的景象。
- “云生鸡犬边”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动物一般活泼地出现在旁边。
-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增添了诗作的色彩和活力。
- 关键词:“日出”,“莺花”,“云生”,“鸡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
- “捕鱼乘水节,一一放罛船。”
- “捕鱼”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渔民们正在忙碌地捕鱼。
- “乘水节”可能是某个特定的节日或者活动,人们利用水势进行捕鱼。
- “一一放罛船”描述渔民们使用小船逐一撒网捕鱼的情景。
- 整句反映了渔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场景和对捕鱼活动的细致描绘。
- 关键词:“捕鱼”,“乘水节”,“一一放罛船”,“水节”,体现了渔村生活的热闹与有序。
译文:
遥望烟雾缭绕的海面,只见满布的芭蕉映衬着无边的天际。
家家户户都是养有龙眼树的乐土,依靠的是那肥沃的荔枝田。
太阳从晨曦中探出头来,鸟儿在花间欢快歌唱,云朵仿佛从鸡犬边上生出。
渔民们正趁着涨潮的时机,一一撒下捕网,满载而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南方海岛渔村的日常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人文活动以及渔民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诗中的“蕉利村”、“烟波上”等词汇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背景。而“龙眼国”、“荔枝田”等意象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场景的文化内涵。此外,诗中的“日出莺花里,云生鸡犬边”等句子,通过动态的描绘,增强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起来。最后,全诗以“捕鱼乘水节,一一放罛船”作为结尾,不仅点明了主题,也巧妙地将渔船和捕鱼的动作融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圆满的结尾。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