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犹未至,海国已春多。
十丈攀枝影,如霞逐水波。
香薰么凤甚,红奈美人何。
岁岁祝融节,祠前照绮罗。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在春日的盛开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木棉花的美丽。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木棉”(木棉树):一种热带植物,花朵美丽,常被用来比喻坚强或美丽的女子。
- “花朝犹未至”(花朝尚未到来):这里指的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春天的象征,但木棉的花期通常比这个时间要早。
- “海国已春多”(海国的春天已经来临):表达了对远方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暗示了诗人身在异国他乡,感受着不同地方的春天。
- “十丈攀枝影”(十丈高的树枝上,影子倒映在水中):形容木棉树的高度和茂盛,同时通过影子在水中的倒影,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 “如霞逐水波”(如同晚霞随着水面的波纹飘动):用“霞”来比喻晚霞,与“水波”相结合,形象地描绘了木棉花落时的美景。
- “香薰么凤甚”(香气扑鼻,好像有凤凰在附近):这里的“么凤”可能是一种虚构的神话生物,象征着美好而神秘的存在,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红奈美人何”(红色怎能比得上美人的美丽):表达了对木棉花色的赞美,同时也暗指木棉花的美足以媲美人间最美好的事物。
- “岁岁祝融节,祠前照绮罗”(每年春节时,祠庙前的彩灯照亮了绮丽的衣裳):这里的“祝融节”是指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而“绮罗”则指的是华丽的衣服,整个句子表达了对新春和节日庆典的喜悦之情。
译文:
木棉尚未开花,
海国已是繁花似锦。
十丈高枝上,
影子倒映水中,如晚霞随波逐流。
香气袭人,
仿佛有凤凰在旁飞舞,
红颜胜过佳人,
令人赞叹不已。
每年春节,
庙前彩灯照耀,
绮罗般绚烂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