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归罗袖满,行与美人随。
钩弋拳难启,兜罗手易垂。
橘林无此种,花气有馀吹。
岁岁留过腊,芬芳总不衰。
注释:
- 佛手柑:一种水果,形似手指,因而得名。
- 摘归罗袖满,行与美人随:形容佛手柑的果实丰硕,被人们采摘回家,常常伴随在美人身边。
- 钩弋拳难启,兜罗手易垂:描述佛手柑的形状奇特,仿佛有钩状的手指,难以打开;又如同兜罗(梵语Dhāraka的音译,意为宝盖),容易摘下。
- 橘林无此种,花气有馀吹:指出于橘林之中,却找不到这种佛手柑。然而,佛手柑散发出的香气浓郁,足以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
- 岁岁留过腊,芬芳总不衰:意味着佛手柑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即使过了冬天也能保留其芳香,永不凋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佛手柑的独特形态和芳香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首句“摘归罗袖满,行与美人随”描绘了佛手柑被采摘回家的情景,以及它陪伴美人的温馨画面。这里的“罗袖”指的是丝织品制成的衣袖,象征着富贵和高贵,而“美人”则代表了美丽和优雅。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
“钩弋拳难启,兜罗手易垂”形象地描述了佛手柑的外形特征。其中,“钩弋拳”指的是佛手柑形状类似手指且弯曲的特点,“兜罗手易垂”则暗示了它易于摘下的特点。这些描述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手柑的独特之处。
最后一句“橘林无此种,花气有馀吹”则将焦点转向了佛手柑所在的环境——橘林。虽然橘子林中并无佛手柑的踪迹,但佛手柑独特的气味却让人无法忽视。这里的“有馀吹”不仅传达了佛手柑香气浓郁、令人愉悦的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独特领悟。
整首诗以佛手柑为载体,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魅力。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佛手柑的生长和飘香而逐渐升华,使得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