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南禺桂,团团泣露华。
芬芳终不实,摇落且无花。
兆梦曾何益,当门未可夸。
嘉名徒锡汝,吾母恨无涯。

【注释】

一夕:一夜;南禺桂:南方的桂花。摇落:凋零、衰落,这里指落叶。兆梦:预示梦,这里指预言。嘉名:美好的名声或美号。徒:白白地、徒然地。锡:赐给。无涯: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为亡儿明道撰写的祭文。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无限哀思之情。

首句“一夕南禺桂,团团泣露华”,写诗人在中秋之夜思念亡儿的情景。南禺即南方的山丘,桂即桂花,诗人因思念亡儿而夜不能寐,于是仰望天空。月光下,桂花树的枝叶上挂满晶莹的露水,好像一个个小小的水晶珠。诗人看到这些美丽的桂花,不禁想起亡儿,泪水不禁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襟。

第二句“芬芳终不实,摇落且无花”,写诗人对桂花的美好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诗人认为桂花虽然美丽,但是最终无法结果实,只有飘落的叶子而已。这反映了诗人对亡儿的深深遗憾,因为亡儿虽然已经不在世上,但他的美好形象和崇高品质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的精神财富。

第三句“兆梦曾何益,当门未可夸”,写诗人对亡儿的怀念之情。诗人认为,即使梦中再美好,也不如现实中的亲人在身边。而且,即使诗人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让亡儿的名字流传下去,因为他已经离我们而去。

尾联“嘉名徒锡汝,吾母恨无涯”写诗人对亡儿的无尽哀痛和对他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亡儿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他的美好名声却永远留在人间。他的母亲对此感到无比悲痛,因为她的儿子已经永远离开了她。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和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亡儿的无尽哀痛和对他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