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阁风流地,春来碧草浓。
可怜灵谷寺,犹有景阳钟。
铁锁沉江尽,雕戈绕殿重。
君王曾有计,深井抱芙蓉。
吊陈宫
春来碧草浓。可怜灵谷寺,犹有景阳钟。铁锁沉江尽,雕戈绕殿重。君王曾有计,深井抱芙蓉。
译文
春天来临,三阁之地风光旖旎,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可惜的是在这座寺庙中,曾经响起了悠扬的景阳钟声。然而,如今这里只剩下沉重的铁链悬挂在江边,昔日的战旗缠绕在殿堂周围,显得格外沉重。曾经,这里的国王有着深远的计划,他们曾秘密地将珍贵的芙蓉种于深深的井底,以待将来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作品,通过对陈宫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首句“三阁风流地”便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古色古香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江南水乡。而“可怜灵谷寺,犹有景阳钟”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多次运用了“春”、“碧草”、“翠微”等自然意象,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例如,“可怜灵谷寺,犹有景阳钟”一句,不仅点明了寺庙的名字,更通过景阳钟这一象征性的物品,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此外,诗中的“铁锁沉江”、“雕戈绕殿”等细节描写,也增添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最后两句“君王曾有计,深井抱芙蓉”,更是将历史典故融入诗中,既展示了国王的智慧和远见,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这种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陈宫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