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
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
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
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

扬州

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

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

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

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

注释:

  1. 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昔日的江南和北方,现在在这里被鸿沟划分开来。
  2. 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过去的通侯(指地方长官)在这里只是虚设一个镇守之地,而现任的上相(指高官重臣)只能驻扎在遥远的京城之外。
  3. 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萤苑里的青春之柳,雷塘上空的暮色云彩。
  4. 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在玉钩斜的地方远望,那芬芳的草地就像是女子的罗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特色。首句“往日江南北,鸿沟此地分”表达了从古至今,扬州一直是南北分界的关键点,见证了历史变迁。接下来的两句“通侯虚作镇,上相但悬军”,则通过对比古今官员的职责和地位,揭示了政治权力的变化和官员角色的转变。

第三、四句“萤苑青春柳,雷塘薄暮云”,以生动的自然景观来衬托扬州的美丽与宁静。最后两句“玉钩斜畔望,芳草是罗裙”,则通过想象中的一瞥,将扬州的风景与古代女子的服饰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扬州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城市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