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蒿谁枉驾,君问读书床。
正可求三益,何须在一方。
天因人日暖,春以酒杯长。
得似斜川否,开年第一觞。
诗句释义:
- 蓬蒿谁枉驾:蓬蒿,这里指代隐士或隐居者。枉驾,是古代一种敬辞,意为屈尊光临。此句意指某位隐士前来拜访。
- 君问读书床:君,这里指代来访的隐士,可能是张处士。读书床,指的是用于读书的床铺,这里可能暗示这位隐士喜欢在书房中度过时光。
- 正可求三益:正可,正好、恰好。求三益,指的是追求三种有益的事物,这里指学习和修养身心。
- 何须在一方:何须,不需要、不必。一方,指一个地方或一方水土。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并不需要局限于一个地方生活,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知识和修身养性的机会。
- 天因人日暖:天因,因为、由于。人日,即人的生日,农历的正月初七。天因人日暖,意指天气变暖是因为人的生日。这里的“暖”字可能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生长的景象。
- 春以酒杯长:春以,因为、由于。以,通“已”,已经。酒杯长,意指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开来。这里的“长”字可能寓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越来越明显。
- 得似斜川否:得似,能否、是否像……一样。斜川,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一个特定的场景、意象。得似斜川否,意指是否能像斜川那样,拥有美好的风景和舒适的环境。
- 开年第一觞:开年,新年伊始。第一觞,指的是第一次喝酒庆祝新年。这里的“觞”字可能是古时的酒杯或者酒具。开年第一觞,意指新年伊始就应该尽情享受美酒,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译文:
尊敬的高廷评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小居,我深感荣幸。您问我是否在读书时得到了三益,我欣然回答,正是如此。我不需要在一个地方定居,我可以像您一样到处游历,寻求更多的知识和修身养性。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我很高兴能与您一起分享这份温暖。我希望我们可以像斜川一样,拥有一个美丽的环境,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答谢诗,诗人在收到高廷评先生的来访后,创作了这首作品来表达他的喜悦和对高廷评先生的敬意。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热烈。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高廷评先生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