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非为客,枌榆是故都。
婿怜齐赘好,儿念羽林孤。
烈祖丹书在,先人素业无。
鸡鸣思大母,回首白头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释义写出相关诗句译文和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最后结合诗句内容及注释,赏析诗歌。
本题要求考生对四句诗进行逐句释义,并给出相关的译文及注释。
①非为客:不是作为客旅之人。
②枌榆:指故乡的树木,也借指故乡。
③齐赘好:指儿子能像父亲一样,娶个好妻子,有好的配偶。
④羽林孤:指儿子在战场上孤独无依,没有亲人相陪。
⑤烈祖:指唐高祖李渊。丹书:用丹书写的文字或诏书。这里指高祖的遗诏。先人:指已故的父亲。素业:指父亲的事业、功绩。
⑥鸡鸣思大母:听到鸡叫想起母亲。
⑦回首白头乌:回头看到自己已经老了,就像那只回头望自己的老乌鸦一样。
⑧“此去”句:说你要远行,不能常伴左右。
⑨“婿怜”句:说你的女婿很怜爱,因为你们是一家人。
⑩“儿念”句:说你的儿子很思念父亲,因为在他心中父亲是个英雄。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八句,每句五言,前六句分写离别时双方的不同心情,末句点明送别的主题;语言平易通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此去非为客”,首句点明此行的目的。“非为客”,即并非为了客居他乡;“非”,通假字,通“非”。这句的意思是,你这次远行并不是为了在外做客。“非”,通“非”,“为”,介词,表目的,“客”,动词,做客。
(2)“枌榆是故都”,颔联写刘生离开家乡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枌榆”,泛指家乡;“是”,助词,表判断语气,“故都”,故乡。这两句的意思是,你此次远行,将远离家园,所以依依不舍。
(3)“婿怜齐赘好”,颈联描写刘生的女儿在家人的眼中是多么地贤惠可爱。“婿”,指女儿所嫁的丈夫;“齐赘”,指齐家治国;“好”,美好的意思;“儿”,这里指刘生的儿子。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的丈夫十分贤德,能够齐家治国,而你的女儿又如此地善良美丽,令人怜爱。
(4)“羽林孤”,尾联描绘刘生的儿子在战场的孤独无助的情景。“羽林”,代指皇宫禁卫军,这里特指刘氏家族子弟;“孤”,孤独、孤单。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的儿子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但却没有亲人相随相伴,显得格外孤单。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八句,分为两个层次,前六句写刘生的远行原因和离家时的心情,后两句写刘生之子在边塞戍守时的孤独之感。语言朴实平实,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