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怜乌有母,发满白头霜。
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
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
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

大司马吴公惠田赋此奉答公怜乌有母,发满白头霜。

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

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

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

释义: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大司马吴公的感激之情。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公怜乌有母,发满白头霜。

  • 公:指大司马吴公。怜:同情,怜悯。乌有母:比喻自己没有孩子的母亲,乌有在这里表示虚无或不存在的意思。发满白头霜:形容老人的头发如霜雪般洁白。

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

  • 耻:羞耻,惭愧。薇蕨:指野菜,这里泛指贫瘠的土地。致:取得,获得。稻粱:指稻米和高粱,古代粮食的一种。

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

  • 文章:指文采、才能。徒:白白地。卖力:努力工作。舂杵:舂米的工具,也用来比喻劳作。枉:徒劳,枉费。辞乡:离开家乡。

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

  • 十亩:指田地面积。承:承受,接受。嘉惠:美好的恩惠。从今:从此以后。菽水:豆类食品,常用来比喻清苦的生活。香:香气四溢,这里比喻生活变得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感恩之情的诗歌。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大司马吴公的感激之情,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首联“公怜乌有母,发满白头霜”描绘了吴公对自己母亲的关心和怜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感激。颔联“有耻归薇蕨,无才致稻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和处境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颈联“文章徒卖力,舂杵枉辞乡”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努力和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尾联“十亩承嘉惠,从今菽水香”则是对诗人未来生活的展望,他将继续努力,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恩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