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煤山事,重华野死同。
诸臣多稿葬,二女亦攒宫。
国破非明主,人亡岂狡童。
元年谁复忆,拜手五云中。

戊辰元日作

昔日煤山事,重华野死同。

诸臣多稿葬,二女亦攒宫。

国破非明主,人亡岂狡童。

元年谁复忆,拜手五云中。

注释:

(1) 昔日煤山事:指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2) 重华野死同:重华即舜,古代传说中的圣君。野死在荒郊野外,与重华一起被害。

(3) 诸臣多稿葬:许多大臣都被杀害,尸体被抛在荒野。

(4) 二女亦攒宫:指崇祯帝的两个女儿被掳到宫中。

(5) 国破非明主:国家灭亡了,这不是明智的君主所致。

(6) 人亡岂狡童:人已经死了,这怎么能是奸诈的小孩儿(指吴三桂)所为呢?

(7) 元年谁复忆:崇祯元年(1628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此时距他去世已有八年。

(8) 拜手五云中: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叩头。

赏析:

这首诗写于明朝灭亡后的第一个新年,作者通过追忆崇祯帝的历史,表达了对崇祯帝的敬仰和哀悼之情。诗中用“重华野死同”来比喻崇祯帝与历史上的明君一样,都是被害身亡;又以“国破非明主,人亡岂狡童”来表明当时国家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明主,而是奸臣的背叛所致。最后以“拜手五云中”来表达对崇祯帝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