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先皇帝,元年此戊辰。
久无王正月,徒有汉遗臣。
草野私哀痛,渔樵愧隐沦。
千秋殉宗社,血泪更何人。
【注释】
忆昔先皇帝:怀念昔日之先皇。
元年此戊辰:这一年是戊辰年,指唐代宗大历七年(772)。
久无王正月:久已没有帝王之正朔,即天子的新年。
徒有汉遗臣:只留下汉代遗留下来的大臣。
草野私哀痛:在草野中私下感到悲痛。
渔樵愧隐沦:以渔夫樵夫自比,感到惭愧、羞愧。
千秋殉宗社: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译文】
想起先皇陛下即位之年,这年正是戊辰年。
已经好久没有帝王新年,只是留下了汉代旧臣。
我独自在草野中私下感到悲痛,而那些渔夫和樵夫却惭愧地自称为隐士。
愿我们共同为国献身,永远铭记国家之重托,为国家之兴衰奉献血泪。
【赏析】
《戊辰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当时杜甫流寓夔州。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唐王朝的无限忠诚和对时局的担忧,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苍茫,情感激越,感人肺腑。
首联“忆昔先皇帝,元年此戊辰。”回忆当年先帝登位之时,正值戊辰年,也就是公元768年,这是唐肃宗上元元年。
颔联“久无王正月,徒有汉遗臣。”意思是说: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真正的帝王新年了,只有汉代遗留下来的一些大臣还坚守岗位,忠于职守。
颈联“草野私哀痛,渔樵愧隐沦。”意思是说:我在草野之中默默哀痛,那些渔夫和樵夫们也感到惭愧、羞愧,他们隐居山野,过着清贫的生活。
尾联“千秋殉宗社,血泪更何人。”意思是说:我们共同为国家献身,永垂不朽,愿为国家之兴衰奉献血泪。这里的“宗社”是指国家,“宗”指祖宗,“社”指社稷,“血泪”指的是为国家付出的血汗与泪水。
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感情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疾苦。诗人以自己的遭遇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痛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