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肃冠服,北面拜威皇。
弓剑长如在,陵园不敢忘。
元年犹此日,正朔更何方。
有限遗臣庶,哀思泪几行。

【注释】

戊辰:指代皇帝在位的年份,即天顺三年(公元1458年)。

肃冠服:整齐衣冠。

威皇: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明代第三位皇帝,正统十四年(1449年)被瓦喇俘虏。

长如在:始终像在身边一样。

陵园:墓地。

元年犹此日:新的一年还是这个日子。

正朔:正月,即农历新年。

遗臣庶:遗留在朝廷上的大臣和百姓。

哀思泪几行:悲伤思念之情,流下泪水是很多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顺三年(1458年)正月初一,是作者对故国明朝的哀悼之情。

首联“鸡鸣肃冠服,北面拜威皇。弓剑长如在,陵园不敢忘。”起得极好。诗人一大早就起床了,他穿着整齐的衣冠,对着南面的方向恭恭敬敬地叩头,向英宗皇帝表示忠诚的心意。他时刻想着英宗皇帝,想到自己曾效忠英宗皇帝,现在却身陷囹圄,不能为朝廷尽忠报国,内心充满了悲愤和无奈。“弓剑长如在”,英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国家强盛,人民安定,而如今英宗皇帝已经死去,国家已经败落,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所以诗人才感慨不已,说“弓剑长如在”。诗人的悲痛之情溢于言表。“陵园不敢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他时刻想着英宗皇帝曾经建立过的伟大功业。

颔联“元年犹此日,正朔更何方?”诗人感叹英宗皇帝去世后,大明江山已经换了主,新君登基,天下太平,但自己仍然不能为国家效力。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新君的不满和对旧时的怀念。

颈联“有限遗臣庶,哀思泪几行。”诗人以自己为例,表达了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之情。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不应该忘记英宗皇帝,应该为他报仇。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已经被朝廷处死,无法再为国家出力。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报仇雪耻的决心,他的悲痛之情更加深厚。

尾联“哀思泪几行。”诗人最后以泪水表达自己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之情。他的泪水不仅仅是因为失去亲人的悲伤,更是因为他对英宗皇帝的忠诚和热爱。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宗皇帝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痛苦。诗人通过对英宗皇帝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