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龙去久,四十又三年。
神圣偏亡国,忧勤未格天。
书王多史法,报主有诗篇。
元祀从今始,春秋在一肩。

【注释】

戊辰:年号。作:创作。鼎湖:即鼎湖山,相传黄帝曾炼丹于此。龙去久:黄帝已去。神圣偏亡国:指国家不幸。忧勤未格天:忧虑勤劳未能感通上天。多史法:指《史记》的体例。报主有诗篇:指李陵为李陵将军写的《答苏武书》。元祀:一年的祭祀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769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在鼎湖山作的,当时作者已经五十岁。这一年,唐朝与安禄山的叛军作战,由于朝廷军队的失败,长安失陷。诗人以“鼎湖龙”喻指唐玄宗,称他像龙一样驾崩了,这是对玄宗皇帝的哀悼。

“四十又三年”,指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到上元元年(760)的时间跨度。“神圣偏亡国”,“神圣”指唐玄宗,“亡国”指安禄山攻陷长安,使国家遭到灭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不幸的感慨。

“忧勤未格天”,意为忧虑勤劳未能感通上天,暗含对安禄山叛军的讨伐不能成功的遗憾之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失利的无奈心情。

“书王多史法”,“书王”指司马迁所著《史记》,“多史法”指用《史记》的体例来写文章。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用《史记》的体裁来写作的决心。

“报主有诗篇”,意思是说诗人要像李陵给李陵将军的信一样,写一首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思念之情的诗。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元祀从今始”,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每年的祭祀活动都要进行。“春秋在一肩”,意思是说国家的兴亡都在肩上,比喻责任重大。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责任感。

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战争的无奈之情,同时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