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逐长江下楚云,翠华望断泪沾裙。
少康兴日因姚氏,帝乙归时是女君。
花落锦城先主忆,月明瑶瑟逐臣闻。
徽称不愧同昭烈,终古蟂矶享紫芬。
蟂矶谒灵泽夫人庙
一逐长江下楚云,翠华望断泪沾裙。
少康兴日因姚氏,帝乙归时是女君。
花落锦城先主忆,月明瑶瑟逐臣闻。
徽称不愧同昭烈,终古蟂矶享紫芬。
【注释】
- 蟂矶:古代地名,今属湖北省。
- 翠华:指皇帝的车驾。
- 少康兴日:即少康中兴之时。
- 帝乙归时:帝乙,即商王武乙。
- 花落锦城先主忆:锦城,成都的别称。
- 月明瑶瑟逐臣闻:玉制的瑟,相传为周文王所造,后成为乐器。
- 徽称:这里指徽宗。
- 终古:永远。
- 蟂矶(jiā jī):山名,在今湖北秭归县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四川的某地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句“一逐长江下楚云”,描绘了诗人乘坐船只顺着长江而下,远望着楚云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次句“翠华望断泪沾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通过泪水沾湿裙子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第三句“少康兴日因姚氏”,指的是商朝末年的一位贤臣少康复兴国家的故事。诗人在这里用此典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复兴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帝乙归时是女君”,则是借用历史上商王帝乙回国即位的故事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志向。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第五、六句“花落锦城先主忆,月明瑶瑟逐臣闻”,则是诗人在游览蜀地时,回忆起了刘备(即先主)曾经在此地居住过的情况,以及他在月光下弹奏瑶瑟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先主的敬仰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对历史的尊重和学习的态度。
最后两句“徽称不愧同昭烈,终古蟂矶享紫芬”,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对故乡的美好祝愿。诗人在这里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仍然保持着对先主的崇敬之心,同时祝愿故乡永远繁荣昌盛,如同紫色的花朵一样美丽动人。
这首诗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