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秋先已作秋光,解为炎天散早凉。
花外尚馀银汉浅,镜中那有碧空长。
虚无玉笛风何处,滴沥罗衣露未央。
清绝郡斋林壑似,庾公留客有胡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
首先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作答,注意要与注释相照应。
“未秋先已作秋光,解为炎天散早凉”:还没到秋天就先有了秋天的光景,就像夏天一样,可以驱散炎热的暑气。“作秋光”,指有秋天的景象;“炎天”,指盛夏,这里用一个比喻,说明夏日里,诗人所居住的地方已是深秋景象,这两句是写景。
“花外尚余银汉浅,镜中那有碧空长”:花丛以外,银河似乎显得更加浅了;镜子里,又哪里能够找到那么广阔的蓝天?“花外”“花丛”、“银汉浅”是写景。“镜中”“镜中人”“碧空长”是写情。
“虚无玉笛风何处,滴沥罗衣露未央”:虚无的玉笛声从何处吹来?罗衣上滴落的露水还没有干。“虚无玉笛”“玉笛”是写景。“滴沥罗衣”“罗衣”是写情。
“清绝郡斋林壑似,庾公留客有胡床”:清幽极了,连县衙里的树林山沟也仿佛成了山水画。庾信留客人坐的胡床真有趣。“清绝”是修饰语,修饰后面的主语“郡斋林壑”。“郡斋”“林壑”是主语。“庾公”即庾信,“留客”是谓语,谓语后接宾语“胡床”。“胡床”是古代的一种轻便坐具。
【答案】
六月十五日晚上在树轩玩月
还没到秋天就先有了秋天的光景,就像夏天一样,可以驱散炎热的暑气。
花丛以外,银河似乎显得更加浅了;镜子里,又哪里能够找到那么广阔的蓝天?
虚无的玉笛声从何处吹来?罗衣上滴落的露水还没有干。
连县衙里的树林山沟也仿佛成了山水画。庾信留客人坐的胡床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