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
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
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
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注释】

①王处士:指王锡,作者好友。灵柩:棺材。祔:归附,安葬。锡山:在今无锡市西南。《史记.留侯世家》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徙霸上,使人请之河上,”项羽说:“若个解具”,即表示拒绝。后刘邦入关中,项羽派兵拒守函谷关,刘邦用离间计,遣张良、樊哙送信给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劝其与刘邦共攻项羽。钟离昧杀项王,以兵降汉。

②沈湎:酒醉。何曾:多久没有喝酒。

③疏狂:放荡不羁。青蝇:比喻谗佞小人。曳锸:拖着铁锹挖土。越王台: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掘池为玩,筑台于池上,后被勾践毁之。

④卑湿:低湿,形容环境恶劣。子服:孔子弟子子服景伯。

⑤夷惠:指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箕子和比干。箕子出亡后,曾作过商纣王的臣子。后来周武王伐纣灭商,箕子才返回故乡。夷惠:指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箕子和比干。箕子出亡后,曾作过商纣王的臣子。后来周武王伐纣灭商,箕子才返回故乡。

⑥彭殇:彭祖和殇子,都是传说中人的寿命长短不同的例子。黄埃:尘土。

⑦瑶花:美玉雕成的花,这里指精美的诗文。

【译文】

我和你饮酒作乐的日子已经很久没有过了,今天你带着你的棺枢回到故乡去了。

殷勤地拖着铁锹,越过越王台去埋葬你吧!

你不须要担心那些飞来苍蝇般的谗言诽谤,也不必担忧那潮湿的低洼之地。

你一生清高自许,可说是夷惠一般的贤人啊,但终究不免一死。

彭祖长寿,而殇子夭折,这有什么稀奇?

你的文采如瑶花一样,是不会有朽坏的命运的。即使化为泥土,也还是见得到你的才华的。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友人的挽辞。诗人在《送王处士序》里提到:“余少时学为诗,得六朝人风调。”可见这首诗也受到当时风气的影响。

诗的开头“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就透露了王处士生前与李白有过交往的消息。据《旧唐书·李华传》,李白曾在长安待诏翰林,因权贵排挤,不得志而离开长安,漫游各地。他与王处士有交情,所以王处士死后,李白要来为他送行。

第二句“殷勤荷锸越王台”中的“越王台”就是当年楚霸王项羽修筑的“霸王城”。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曾派人挖掘汉王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的坟墓。刘邦得知后,大怒,亲自带兵攻打项羽。项羽闻讯,立即派兵迎战,并筑城于鸿门,欲置刘邦于死地。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通过舞剑弄印向项羽示警。项羽知是计,遂释还太公。刘邦于是称病不朝,回军驻灞上。此事发生后不久,项羽便自杀身亡了。李白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来讽刺当权者对异己的排斥和打击。

第三句“疏狂岂必青蝇吊”中的“青蝇吊”也是用典。据说战国时期齐国宰相孟尝君曾受到齐湣王的排挤,他只好到魏国投靠魏文侯。魏文侯十分器重他,经常召见他,并把衣袖拽起来给他看,说:“寡人闻冯先生贤,故迎先生于千里之外。今闻先生困厄身辱,寡人使使持节,吊先生之舍,先生何如?”意思是说:“听说你遭难,我特地派使者来慰问你。”这里的“吊”字,就是慰问的意思。后来这个典故就成为“飞来吊”的成语了。

第四句“卑湿何劳子服来”,是说既然连一个能安慰你的人来也没有的话,那么请你不要悲伤吧!“子服”就是孔子的门徒子服景伯的省称。孔子曾说过:“丘少居在下位,无与贤人交者,终不以居易道事。”孔子自己虽然谦虚谨慎,但他并不希望别人对他过分的尊敬和礼遇。李白用这个典故来讽刺那些谄媚拍马的人。

第五句“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中的“夷惠”是指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箕子和比干的合称,他们因不愿仕纣王而隐居深山,后来被商纣王所害。夷惠半生虚白首就是形容他们晚年生活贫苦,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彭殇”是指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和夭折者殇子。“一笑总黄埃”则是说他们的一生都像尘世一样短暂。

第六句“文章速朽都无恨”中的“文章”是指自己的诗作和文字,“速朽”是指很快地腐烂掉,也就是很快就消失。“都无恨”就是没有什么遗憾。“瑶花”是美玉雕成的花,这里用来比喻自己优美的诗篇。

最后一句“化作瑶葩亦见才”,则是说自己虽然死了,但美好的诗篇却永垂不朽。“瑶葩”也是美玉雕成的花,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诗篇如同盛开的鲜花一样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