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何年入紫虚,犹残半翅在山书。
生无金粉依香国,死有精华托白鱼。
三食已空仙字画,一丝犹罥锦裙裾。
逍遥自古须无待,鹏鴳谁言我不如。

【注释】

筒书:指《诗经》。蝴蝶:这里用来形容《诗经》的美妙。紫虚:指道教中的太微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依:依附。白鱼:指白鱼子。三食已空:意谓已经吃了三顿饭了。仙字画:指仙人的笔迹。锦裙裾:指仙女所穿的裙子。逍遥: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中读书,忽然一只蝴蝶扑进诗卷之中,于是展开想象,写了一首《诗经》,并抒发了自己不慕荣利、逍遥自在的思想感情。

首句“筒书得蝴蝶半翅”,意思是说在山中读书时,忽然一只蝴蝶飞进诗卷中来。这个典故见于晋代陆机的《猛虎行》:“北堂放妇秋月明,东家捣衣双鹊惊;传语捉马西厅上,不得胡雏入五城。”诗中以猛虎比喻人,猛虎有翼而飞,所以“蝴蝶”也就成了诗人笔下的“猛虎”。次句“羽化何年入紫虚”,意即这只蝴蝶不知从何处飞来,也不知什么时候飞到诗卷中来的,它要飞向什么地方呢?第三句“犹残半翅在山书”,意即这只蝴蝶虽然只剩下翅膀的一半,但它还是飞到诗卷中来了。第四句“生无金粉依香国”,意即虽然这只蝴蝶没有完整的翅膀,但是它依然依附在诗卷之上,与《诗经》为伍。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也是作者的主旨所在。《诗经》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诗歌集,相传其内容极为丰富,而且都是一些民间歌谣和宫廷歌曲,所以被尊称为“经”。而《诗经》的内容又非常朴实平易,所以又有“风雅”之称,这里的“香国”指的是《诗经》中的风雅。“死有精华托白鱼”,意思是说即使死后,这只蝴蝶的精华也要寄托在诗卷上。第五句“三食已空仙字画”,意思是说这只蝴蝶已经吃过了三顿饭了,但仍然依附在诗卷之中,不肯离去。第六句“一丝犹罥锦裙裾”,意思是说这只蝴蝶还缠绕在仙女所穿的衣服上。第七句“逍遥自古须无待”,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只有自由自在的人才能免于一切束缚,不受任何羁绊。末句“鹏鴳谁言我不如”,“鹏鴳”指大鹏和小鸐两种鸟,这两种鸟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禽。“谁言我不如”,是说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的意思。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把蝴蝶比作《诗经》,既形象又贴切。同时,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蝴蝶拟人化,使其有了思想感情,使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