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关西逐虎狼惊,反间频教事不成。
六国安危公子在,三年荒宴大梁倾。
难忘晋鄙犹多客,末斩蒙骜更进兵。
合从自能存社稷,不须贤佐得阿衡。

信陵君

函关西逐虎狼惊,反间频教事不成。

六国安危公子在,三年荒宴大梁倾。

难忘晋鄙犹多客,末斩蒙骜更进兵。

合从自能存社稷,不须贤佐得阿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函关西逐虎狼惊”:这句意味着信陵君在函关西边抵御了如同老虎和狼一样的强敌。函关是古代的关口,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是进入秦国的重要通道。此处用“逐”字表现了信陵君的英勇和决断。

  2. “反间频教事不成”:这句话表明信陵君频繁使用反间计策(一种心理战术)导致事情无法成功。反间计是一种通过破坏敌方内部信任的策略,但在这里可能指误打误撞或策略失败,使得原本应成功的行动受阻。

  3. “六国安危公子在”:这里的“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即齐、楚、燕、韩、赵、魏。提到“公子”即指的是信陵君自己,意指他的存在对这六国的安全至关重要。信陵君以其智慧和能力,多次帮助这些国家避免危机。

  4. “三年荒宴大梁倾”:大梁是魏国的都城,这里指的是长时间的荒废和宴会。荒宴表示国家的颓废和无为,而“倾”则暗示这种颓废是由于信陵君的缺席或失职造成的。

  5. “难忘晋鄙犹多客”:晋鄙是魏国的一位将军,信陵君曾派他带兵救赵国于危难之中。但最终,由于多种原因,晋鄙并未能完成这一任务。这里的“犹多客”可能是指他的部队仍然保留着较多的宾客,未能立即投入战斗。

  6. “末斩蒙骜更进兵”:蒙骜是秦国的将领,曾经在信陵君的帮助下击败过秦军。然而,在信陵君死后,蒙骜继续进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里的“更进兵”意味着新的攻势和进展,显示了秦国的强硬和不屈。

  7. “合从自能存社稷,不须贤佐得阿衡”:这句话体现了信陵君的独立和自信。他认为只要保持联盟和合作,就能维护国家的利益,无需依赖外来的贤士来辅助。这反映了他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和自己的领导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