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忆共雁门间,北望京华洒泪还。
白马小儿犹汉殿,青牛老子已秦关。
河声不解消长恨,山色惟知老玉颜。
耆旧只今零落尽,北邙松柏为君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哭顾征君宁人》。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登高忆共雁门间,北望京华洒泪还。
  • 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高处回忆与好友共同度过的时光,向北眺望京城的时候不禁流下眼泪。”雁门”通常指代北方边境,”京华”指的是首都长安(今西安),这里可能是指岑参自己曾经或想象中的一次远行或离别。”洒泪还”表明了作者在北望时,因思念友人而落泪。
  1. 白马小儿犹汉殿,青牛老子已秦关。
  • “白马小儿”可能指的是一位年轻的学者或官员,”汉殿”则指代汉代的建筑或宫殿,这暗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怀念,或者是对友人年轻有为的期望。”青牛老子”可能指的是一个年长的智者或道士,”秦关”指的是秦时的关口或要塞。通过对比两位人物的年龄和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年龄与成就的感慨,以及对过去辉煌历史的记忆。
  1. 河声不解消长恨,山色惟知老玉颜。
  • 这句诗意味着河水的声音无法缓解长久的遗憾之情,山色只是知道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的面容。这里的”河声”和”山色”都是比喻,象征着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长恨”可能指的是一种深深的遗憾或悲伤之情,而”玉颜”则形容人的年轻和美丽。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无情以及自然变迁的感慨。
  1. 耆旧只今零落尽,北邙松柏为君攀。
  • “耆旧”指的是老一辈的人,”零落尽”表示这些人现在已经很少或者已经去世,而”北邙”指的是洛阳以北的墓地,即邙山,这是古人用来埋葬死者的地方。”松柏”在这里象征着不朽和永恒,诗人以此表达对逝去的友人的哀悼和对生命不朽信念的坚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歌。通过登高望远、对比历史、抒发情感等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认识。诗句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