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台薄暮尽离觞,帆指浔梧去渺茫。
令子相从师政事,故人持赠是循良。
乌蛮滩口当城出,交趾江关接县长。
他邑莫辞频摄令,春行一日即甘棠。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嵩台薄暮尽离觞”
- 注释:嵩台,这里指的是山名。薄暮,即日落之时。尽离觞,意味着在日落时分举行告别宴会。
- 译文:在嵩台的山巅,我们举行了一个在日落时举行的告别宴会。
- 赏析:此句描绘了离别前的宁静时刻,通过“嵩台”和“薄暮”,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
- “帆指浔梧去渺茫”
- 注释:浔梧,是地名,此处代指远方。渺茫,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看清或抵达。
- 译文:我们的帆船正驶向远方,去往浔梧的路程看起来非常遥远,模糊而不可触及。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对未知旅程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分离的哀愁。
- “令子相从师政事,故人持赠是循良”
- 注释:令子,这里指年轻的官员。相从,意思是相互学习或者陪伴。师政事,指学习政治事务。故人,老朋友。持赠,赠送。是循良,意思是做官正直守法。
- 译文:年轻的您将跟随我一起学习政务,我的老朋友会向您赠送一些书籍来指导您的工作。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朋友的祝福,强调了教育和学习的积极意义,以及对于道德和法治的重视。
- “乌蛮滩口当城出,交趾江关接县长”
- 注释:乌蛮滩口,指的是边境地区的一处关口。当城出,暗示着关口的位置正好位于城墙之外。交趾江关,指中国境内的某个河流口岸,可能是指云南地区。接县长,指的是连接这个关口与其他地区的道路。
- 译文:乌蛮的边境关口位于城墙之外,而交趾的江关则紧邻着这片土地,连接着两地的交通要道。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边疆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军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国家与边疆之间紧密联系的历史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边防意识。
- “他邑莫辞频摄令,春行一日即甘棠”
- 注释:其他的地方(他邑),指的是除本处外的其他城镇。频摄令,意思是频繁地执掌地方官职。春行一日即甘棠,意思是春天出行一趟就足以让人怀念。
- 译文:在其他的领地上,不要犹豫频繁地担任地方职务。春天出行一趟,就能让人怀念那片土地的美好。
- 赏析:这句诗鼓励官员们到不同的地域去服务,强调了地方治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为百姓做出贡献的官员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