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一别廿馀霜,两地幽居白发长。
皇甫首裁巢父传,孔明惟拜鹿门床。
梦随秋月过西岳,愁作春云黯渭阳。
坚卧未教猿鹤笑,书传却聘有馀芳。
寄华阴王山史
都门一别廿馀霜,两地幽居白发长。
皇甫首裁巢父传,孔明惟拜鹿门床。
梦随秋月过西岳,愁作春云黯渭阳。
坚卧未教猿鹤笑,书传却聘有馀芳。
诗句注释与赏析
- “都门一别廿馀霜”:描述诗人离开京城后,已有二十年时间,期间历经岁月变迁。
- “两地幽居白发长”: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远离故乡和官场的孤独,使得头发渐白。
- “皇甫首裁巢父传”:提到诗人可能受到古代人物的影响,特别是像巢父那样隐逸的人物。
- “孔明惟拜鹿门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选择隐居于隆中,以耕作为生,象征其淡泊政治的志向。
- “梦随秋月过西岳”:通过梦境回到华山,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愁作春云黯渭阳”:形容内心的忧郁如同春天的云彩,遮蔽了视野,反映出诗人心中的不安和忧虑。
- “坚卧未教猿鹤笑”:表达了诗人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的坚决态度,即使被误解也不改变初衷。
- “书传却聘有馀芳”: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但坚持自我的信念和才华仍然值得称赞,如香气一般持久。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古代隐士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活的疏离。同时,诗人通过梦中的华山之旅,展现了自己对家乡和过往经历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坚守原则的态度,即使在面对误解和压力时,也能保持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念不变。此外,诗中的典故和引用也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艺术性,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