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雄才六郡高,早年频佩吕虔刀。
来临百粤多膏泽,坐拥三城失海涛。
秦地风诗还驷驖,楚臣苗裔亦离骚。
殷勤礼数能忘分,日侍神明敢告劳。
首先提供诗句:
呈武番禺
天水雄才六郡高,早年频佩吕虔刀。
来临百粤多膏泽,坐拥三城失海涛。
秦地风诗还驷驖,楚臣苗裔亦离骚。
殷勤礼数能忘分,日侍神明敢告劳。
接下来是译文:
向武番禺(指向武的番禺)
天赋异禀,才华横溢的六郡之高,早年频频被吕虔的刀所保护。
来到番禺后,为百粤带来许多恩惠,却失去了海上的波涛。
秦地有风诗流传,如同驷驖(一种骏马)的奔腾;楚国的后裔也留下了屈原的《离骚》。
殷勤待客,忘记彼此的礼节,日夜侍候着神明,不敢怠慢。
注释:
- 天水雄才:形容人的才能非凡。天水,泛指天下,这里比喻其才学如天地般广博;雄才,指的是出众的人才。
- 六郡高:指六郡地区人才出众。六郡,泛指六省或六部。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或者是指某个地方的人材聚集之地。
- 早年频佩吕虔刀:早年,即年轻时;频佩,频繁佩戴;吕虔刀,可能是指吕虔这个人或者他的刀剑等武器,也可能是指一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
- 百粤多膏泽:百粤,泛指百越地区的人们;膏泽,比喻恩惠、润泽。这里的“多”可能表示数量众多的意思,意即将百越地区的人们视为受益者,为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福祉。
- 坐拥三城失海涛:坐拥,占有;三城,可能指的是某三个城市,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三个部分;失海涛,意味着失去了海上的波涛,可能是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
- 秦地风诗还驷驖:秦地,泛指秦国地区;风诗,诗歌;还驷驖,可能是指像四匹健壮的骏马一样,能够自如地驾驭各种局势。
- 楚臣苗裔亦离骚:楚臣,楚国的后代;苗裔,后代;亦离骚,指的是屈原写的《离骚》也是出自楚国人。
- 殷勤礼数能忘分:殷勤,热情周到;礼数,礼节;能忘分,能够忘却彼此之间的界限,即能够超越礼节和界限进行交往。
- 日侍神明敢告劳:日侍,每天侍奉;神明,指神祇或神灵;敢告劳,敢于告诉神灵自己的劳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赞美和敬意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此人的才华、成就以及对当地人民的恩惠,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其他历史人物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意识。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