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禺离合似罗浮,三峡荣回到郁洲。
螺女望夫山石老,秭鹃思妇野云愁。
何心帝子偏长往,有恨王孙定久留。
最是南朝馀古木,萧条落叶易高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作者在韶阳道上的所见所闻。以下是对每个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赏析:

二禺离合似罗浮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韶关与罗浮山相似景象的感受。”二禺”可能指的是韶关与罗浮山,“离合”则形容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似罗浮”表示它们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如山水风光或人文环境。
三峡荣回到郁洲 - 描述了从韶关出发,经过三峡后到达郁州的场景。这里的“荣归”意味着归来、返回的意思,而“郁洲”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象征意义的地方。
螺女望夫山石老 - 这里描绘了一个关于螺女的传说故事,她在山上望着远行归来的丈夫,而山石因她的思念而显得苍老。这里的“螺女”可能指的是一位女子的名字,“望夫”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个女子因思念远方的丈夫而化为石头的故事。
秭鹃思妇野云愁 - 描述了一个思妇在野外看到云朵而感到忧愁的情景。这里的“秭鹃”可能是指一种鸟名或者是某种植物名,而“思妇”则是思乡的女子。“野云愁”形象地描绘了思妇内心的忧郁和无奈。
何心帝子偏长往 - 表达了诗人对于帝王子孙常去远方的感慨。这里的“何心”可能是指为什么帝王的子孙要常常远行,而“帝子”则是指帝王之子。“偏长往”意味着帝王的子孙们总是被派遣到远方。
有恨王孙定久留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王孙(贵族子弟)留在家乡的遗憾。这里的“王孙”可能是指贵族子弟,而“久留”则表示他们长时间留在家乡,无法外出闯荡。
最是南朝馀古木,萧条落叶易高秋 - 最后这两句描绘了南朝遗留下来的古树,它们虽然已经衰败,但是依然屹立不倒。这里的“南朝”可能是指南朝时期,而“馀古木”则是指那些仍然存活下来的历史遗迹。“萧条落叶易高秋”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古树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萧瑟,落叶满地。

这首诗通过对韶关与罗浮山、三峡与郁州、螺女和王孙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画卷。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类情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