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未曙礼簪裾,绕膝童蒙告有馀。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

诗句释义

  • 癸酉元日作:这是一首描写新年庆祝活动或场景的诗,可能是在农历癸酉年的元旦时所作。

译文

先师未曙礼簪裾,绕膝童蒙告有馀。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

注释与赏析

1. 先师未曙礼簪裾

  • 注释:这里的“先师”是指古代对教师的尊称,“曙”是天将亮的意思。”礼簪裾”指的是古代学子早晨起床后要整理仪容、佩戴好衣领上饰物的动作,象征对老师的尊敬和准备接受教育。
  • 赏析:这句反映了新年伊始,学生们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对未来学习的期望与准备。

2. 绕膝童蒙告有馀

  • 注释:”绕膝”意味着孩子们围坐在老师周围,表示他们渴望学习和得到指导。”童蒙”指孩童或初学者,”告有馀”表示教导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充足。
  • 赏析:表达了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及其渴望知识的态度。

3.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 注释:”商氏”指的是商周时期的学者,“大易”指《周易》这部深奥的经典,“伏公”可能是指汉代著名的经学家伏生,“传女”指传授给女儿,可能意味着女性在学术传承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男女平等和学术传承的重要性。

4.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 注释:”三春”指春季,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弦诵”是指读书的声音,”开元吉”意为开创新局,“接太初”可能指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和文化。
  • 赏析:这两句表明新年开始之际,学生们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开创新的文化和学术局面。

5. 异日儒林知有传

  • 注释:”儒林”是对学者的泛称,“知有传”表示将来会有人继续传播这些知识和智慧。
  • 赏析:表达了对未来学术传承的希望与期望。

6. 未应辞赋比相如

  • 注释:这里的“辞赋”通常指的是一种文学作品类型,“相如”可能是指汉代著名辞赋作家司马相如。”比相如”可能暗示其他作品(如诗歌、历史记载等)也能像辞赋一样具有文学价值或影响深远。
  • 赏析:此句意在表达虽然自己可能不会以辞赋闻名,但其他形式的作品也同样能展现才华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