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孤尚识先公墓,手种苍松已十围。
祔葬自知同穴是,于场谁谓独居非。
无多虎迹心休怖,有限猿声泪莫挥。
母鸡酸辛同此日,堂空不见旧庭闱。
【注释】
乙亥:即元和七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少孤:幼年丧父。尚:还。先公:已故的父亲。墓:坟墓。手种苍松:亲手种下了一棵苍松。十围:指树的周长为一十步(古代步长以八尺计)。
祔葬:将死者同其亲属埋在同一个墓穴中。同穴:同处一个墓穴。于场:在场。谁谓:何人以为。谓:认为。徒居:孤单居住。休怖:不必害怕。休:不要。限:限制。猿声:猿啼声。泪莫挥:不要流泪。
酸辛:哀痛。堂空:家破,指作者自己。不见:看不到。旧庭闱:指过去曾一起生活过的家庭和庭园。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绝笔诗。诗人写这首诗时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依然怀念他的亡妻。他回忆两人结婚时的欢乐,妻子去世后的寂寞。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是一首悼亡佳作。
首句“少孤尚识先公墓”,表明自己虽年少就失去父母,却还记得父亲墓上的松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和对她生前对自己关怀的感谢。
次句“手种苍松已十围”,说明妻子生前喜欢种植松树,并且亲手种下了许多棵松树。这两句通过具体事物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第三、四句“祔葬自知同穴是,于场谁谓独居非”,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和对自己的孤独感。他认为妻子死后应该和她一起安葬,不应该孤单地在墓地中度过余生。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知道妻子也在另一个世界陪伴着他。
最后两句“无多虎迹心休怖,有限猿声泪莫挥”,则是诗人对逝去的妻子的追思和悼念。他没有因为妻子的离去而感到恐惧,反而觉得她就像那老虎一样勇猛、无畏;同时,他也不想让自己的悲伤影响到妻子的灵魂,所以没有让猿啼声牵动自己的泪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痛。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强、乐观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