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宝鼎,神光出重渊。
先王与先公,手泽所盘旋。
得自少昊墟,鲁侯世相传。
地不爱重器,以君能奉先。
亨可享上帝,岂惟祖祢贤。
木火命已凝,腹中有纯乾。
神灵所凭依,洋洋在豆笾。
摩挲阴阳文,隐若蛟龙缠。
皇天鉴仁孝,馨香贻万年。
耳目咸聪明,金玉贯无偏。

【注释】

古鼎篇为邓丈作:为邓丈写的一篇关于古鼎的诗。鼎,古代烹饪用的铜器。

君子有宝鼎,神光出重渊:君子有珍贵的鼎器,其光芒从深渊中发出。

先王与先公,手泽所盘旋:先王和先公的手泽环绕着这个珍贵的鼎。

得自少昊墟:这个珍贵的鼎是从少昊的废墟中得到的。

地不爱重器,以君能奉先:大地不爱重器,因为君王能够奉行先王的事业。

亨可享上帝,岂惟祖祢贤:祭祀可以享用于上天,难道仅仅是祖先和父母的贤能吗?

木火命已凝,腹中有纯乾:树木和火焰的气运已经凝聚,腹中充满了纯正的刚健之气。

神灵所凭依,洋洋在豆笾:神灵所依靠的,都在这个豆笾上表现出来。

摩挲阴阳文,隐若蛟龙缠:轻轻摩挲着上面的阴阳纹饰,仿佛是一条蛟龙缠绕着。

皇天鉴仁孝,馨香贻万年:皇天见证了他的仁孝之心,香气流传万年。

耳目咸聪明,金玉贯无偏:耳朵和眼睛都变得聪明,金玉之体没有半点偏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赞美的是一只珍贵的青铜鼎。诗人对这件鼎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这只鼎的形状、色泽、纹饰、光泽,并由此联想到了它所代表的深厚文化内涵。

首联“君子有宝鼎,神光出重渊”。此句点题,表明这只古鼎是君子之宝。接着写这只古鼎的神韵,“神光”指神采,即光彩,“出重渊”指从深渊中发出,形容古鼎的光辉灿烂。

颔联“先王与先公,手泽所盘旋”。这两句进一步说明这只古鼎的来历。先王和先公曾用这只鼎烹过食物,所以它的光辉是从他们那里发出来的。”手泽”,指先人的遗泽,“盘旋”指环绕。

颈联“得自少昊墟,鲁侯世相传”。“少昊”,指上古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一,传说他教民播种五谷,死后葬于雷泽。鲁国,周代诸侯国名。这两句说,这只鼎是从少昊的废墟中得到的,又传到鲁国的君主世代相传。

尾联“耳聪目明,金玉贯无偏”。“耳聪目明”指听觉和视觉都很敏锐,“金玉贯无偏”指内心纯正,不偏私,这里指精神纯洁。

全诗通过对这只古鼎的描绘,赞美了它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品德和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