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
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
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
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
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

《咏怀》

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

注释:

  1. 兰丛盛枳棘:兰花丛生在荆棘之间。形容兰与荆棘共生,象征着艰难困苦的环境。
  2. 凤穴邻鸱鸮:凤凰的巢穴旁边是鸱鸮。比喻环境险恶,如同凤凰栖息在鸱鸮之旁。
  3. 利害日相摩:利益和危险每天都在相互摩擦。形容人生在世,面对的利益和危险并存,不断交织冲突。
  4. 仲尼探虎口:孔子(仲尼)曾试图进入老虎的口中。比喻面对极大的危险,勇敢地去尝试。
  5. 跖也方矜骄:跖(zhí)也是自夸其骄傲。比喻那些骄傲自大、自视甚高的人。
  6. 仁义为盗积:仁义被当作盗贼积聚的工具。形容仁义被利用,成为了不正当的手段。
  7. 天下谁宗尧:天下还有谁尊崇尧帝呢?表示尧的地位已经被质疑或取代。
  8. 驱车以放志:驾着马车放荡自己的志向。形容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9. 波涛飞雪山:波浪如飞驰的山岳一般。形容波浪翻涌,气势磅礴。
  10. 河汉垂天桥:银河下垂着一座座桥梁。形容银河的壮丽景象。
  11. 蛟龙隐文章:蛟龙隐藏其威武之才而不显露。比喻有才华的人深藏不露,等待时机展现自己的力量。
  12. 尾闾水潜消:尾闾穴中的水流消失不见。比喻事物消失或隐没。
  13. 宁无百尺丝:难道没有一根百尺长的丝线吗?表示事物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14. 吞饵惟游鲦:只有小鱼才能吞下饵料。比喻小人物只能做力不能及之事。
  15. 白云来何迟:白云来得很晚。表示时间过得慢,或者某种情况迟迟未发生。
  16. 俯仰托长谣:低头仰头,唱着长歌。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描绘兰丛与枳棘、凤穴与鸱鸮、仲尼与跖、仁义与盗积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诗人通过对兰丛与枳棘、凤穴与鸱鸮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艰难困苦环境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诗人通过对仲尼与跖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不同看法。仲尼(孔子)曾经试图进入老虎的口内以探求真理,而跖则自夸其骄傲。这两句诗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差异。

诗人还通过对仁义与盗积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观念的看法。他认为仁义被当作盗贼积聚的工具,而天下又有谁能尊崇尧帝呢?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沦丧的担忧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人通过对波涛与河汉、蛟龙与尾闾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象的欣赏和感慨。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壮丽和神秘,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这首诗通过对多个意象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他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生、道德和自然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看法。这种深入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