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露畏太阳,高梧忌秋霜。
嗟尔绮纨子,欢乐焉能长。
势利一浮云,人命如流光。
人鬼互相代,谁能出阴阳。
放志以遨游,行行至太行。
车马屡倾覆,我心终不伤。
高鸟凌霄飞,日月在其旁。
荣名非所慕,保此岁寒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朝露畏太阳,高梧忌秋霜。(注释)
朝露(早晨的露水): 比喻生命的短暂。太阳:象征光明和力量。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这里比喻高尚的人。
秋霜:秋天的霜,象征着衰老和死亡。
赏析:诗人以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朝露和秋霜都是生命的象征,而太阳和梧桐树则代表希望和坚韧。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2. 嗟尔绮纨子,欢乐焉能长。(注释)
绮纨子:指富贵人家子弟。
欢乐:快乐的、短暂的。
焉能长:怎么能长久?
赏析:诗人批评那些只追求享乐、不知珍惜生命的人。他用“绮纨子”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生活奢侈、不思进取的人,强调他们不能享受长久的快乐。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3. 势利一浮云,人命如流光。(注释)
势利:看重地位和财富。
浮云:飘忽不定的东西。
人命:人的生命或命运。
流光:时间流逝。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浮云”喻指权势和地位,暗示这些外在的东西是不稳定和短暂的。同时,诗人将人的生命比作流水,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易逝。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4. 人鬼互相代,谁能出阴阳。(注释)
人鬼:人类和鬼界。
互相代:相互替代。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之气,代表着宇宙的运行规律。
赏析:诗人通过“人鬼互相代”的表述,指出生与死、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他认为生死轮回、世事无常,无法跳出宇宙的规律,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
5. 放志以遨游,行行至太行。(注释)
放志:释放自己的意志。
遨游:自由自在地旅行。
太行: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南省西部。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放飞心情、自由自在地旅行,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他选择前往太行山这一险峻之处,可能是在寻求一种超凡脱俗、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
6. 车马屡倾覆,我心终不伤。(注释)
车马:形容旅途中的各种困难。
屡倾覆:多次遇到困难和挫折。
我心终不伤:我的意志始终坚定,不受外界影响。
赏析:诗人在经历了多次挫折后,依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不被困难所动摇。他的这种坚持和毅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理想的追求。
7. 高鸟凌霄飞,日月在其旁。(注释)
高鸟:飞翔于高空的大雁等鸟类。
凌霄:形容飞翔的高度很高,接近天空。
日月为其旁:比喻光明正大、品行高洁。
赏析:诗人以高鸟为喻,赞美那些品行端正、高洁无瑕的人,他们如同日月一样,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8. 荣名非所慕,保此岁寒芳。(注释)
荣名:名誉和荣誉。
非所慕:并非我所追求的东西。
岁寒芳:即使在严寒中也能保持芬芳的花卉。
赏析:诗人明确表示他不追求名誉和荣华,而是珍视内心的品质和道德情操。他宁愿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也不愿意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这种坚守原则和信念的态度,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
《咏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比喻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他的诗句简洁明了,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